XX镇“十五五”规划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本单位“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自“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X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把规划编制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重中之重来抓,分层次、分类别研讨交流,汇众力、集众智,高标准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体系。XX镇早行动、早部署,深入学习上级决策部署,吃透会议精神,研究政策文件,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省、市和县关于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成立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分管领导、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先后在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等场合,多次调度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号召全体镇村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深化前期研究,夯实规划编制基础。坚持“开门编规划”,系统开展前期重大课题研究。一是全面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形成XX镇“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总结,梳理总结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二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确定“十五五”时期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镇村振兴与城镇融合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绿色转型等课题研讨,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三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网络征集等方式,累计收集镇直单位、各部门、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企业、群众代表意见建议30余条,涵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确保规划编制反映民意、汇聚民智。
(三)深入调研走访,明确编制任务分工。紧紧围绕“务实、科学、管用”原则,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民生福祉,深入辖区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与各村班子和驻镇单位的同志座谈交流、实地踏勘,共同探讨谋划“十五五”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各领域具体措施,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规划可操作性强,真正落地见效。通过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形成了共识,为未来五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点领域规划编制推进情况
围绕“十五五”时期全镇发展目标,聚焦科技创新领域、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关键产业发展领域、社会民生领域、国家安全保障领域、生态环境领域及对外开放领域等关键领域,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一)产业发展规划:聚焦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一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针对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品牌建设等具体措施,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二是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布局XXX特色养殖、XXX加工项目,建设深加工厂房及三条生产线;谋划XX繁育、XXX建设项目、XXX项目,购置及新建厂房xxx平方米,配备多种加工设备、水厂建设等项目。三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规划休闲XX项目,建设特色民宿、餐厅等。
(二)基础设施规划:强化支撑能力,构建现代体系。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领域。谋划XX县XX镇通村道路改造XX项目,总长度11.5公里,涉及4条道路垫高、沥青铺设等;谋划农村危桥重建XX项目,重建入镇口至XX桥。二是能源基础领域。持续推进电网改造XX项目,整体改造近40年老旧电网,购置镇直应急电源,实施供热工程改造XX项目,新建供热站,更新设施,改造供热管网xxx平方米。三是水利气象领域。实施XX县XX镇自来水供水改造XX项目,改造XX镇供水系统,加强对自来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确保水量足、水质好。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谋划通信改造XX项目,更新改造通信网络设施,实现信号全覆盖;实施全域监控监测XX项目,建设监控室,配置xxx个高清红外监控设备及隐患警报系统。
(三)民生保障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编制民生保障专项规划。一是教育现代化。实施综合中学基础设施质量提升XX项目,改造操场xxx平方米、重建围墙xxx米,更改校门位置。二是健康中国建设。建设体育公园,包含体育广场、球类场地等设施。三是文化强国建设。改造文化馆并建设文化广场;修建抗联、抗日遗址;发掘和振兴镇村传统工艺,如木版年画、面塑等。四是宜居宜业和美镇村建设。推进XX村、XX村污水处理XX项目,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及污水管网。
(四)生态环保规划: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双碳”目标,编制生态环保专项规划。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矿山生态修复XX项目;二是开展生态公园XX项目,对xxx亩水池清淤治理、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