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党课讲稿+PPT课件:坚守廉洁底线铸就忠诚担当

坚守廉洁底线 铸就忠诚担当

今天,我们共同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特别是随着作风建设不深入推进,如同一把利刃,斩断了作风顽疾的根源,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天,让我们以此次党课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廉洁底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回顾党的反腐历程,坚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心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腐斗争的萌芽与探索。从党的诞生之初,我们党就高度重视自身的纯洁性建设。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条件简陋、环境恶劣,但党始终对腐败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布了《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文件,表明了党在早期就对腐败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坚决斗争的态度。在中央苏区,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的贪污浪费、以权谋私等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腐肃贪运动。通过查处谢步升等典型案件,严肃了党纪,赢得了民心,为革命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早期的反腐实践,虽然在制度和经验上还不够成熟,但为后来的党风廉政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彰显了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政治品格。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腐体系的初步构建。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环境的巨大变化,党迅速将党风廉政建设提上重要日程。1949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检查和处理党员违纪问题,这标志着党的纪检监察体系初步建立。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的“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这场运动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重大贪污案件,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净化了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此后,党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初步构建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反腐体系。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反腐工作的深化与拓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党及时调整反腐策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982年,针对经济领域出现的严重犯罪活动,开展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在经济领域的蔓延。1993年,党的纪检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反腐力量的整合。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反腐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党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反腐治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下的反腐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从严禁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到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文件,纪律规定从细微处入手,直击作风顽疾,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彰显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截至目前,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了众多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厅局级干部等一大批“关键少数”,同时也严肃查处了大量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真正做到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构建起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回顾党的反腐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所在。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们党都始终保持对腐败的高度警惕,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这不仅是对党的事业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学习党纪法规制度,严守廉洁从政的纪律红线与行为底线
(一)深入学习党纪法规,增强纪律意识。党纪法规是党的生命线,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要把学习党纪法规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通过学习,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到心中有戒、行为有度。要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研讨交流、组织知识测试等形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同时,要把党纪法规学习纳入日常教育培训体系,作为新入职干部、新提拔干部的必修课,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党纪法规知识,自觉遵守纪律规矩。
(二)严守廉洁从政底线,做到廉洁用权。廉洁从政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操守。我们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必须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将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涉及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利益诱惑,做到心不为名利所动,身不为物欲所惑,行不为人情所困。特别是在与企业、服务对象交往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商关系,既热情服务、积极作为,又坚守底线、不逾红线。
(三)加强自我约束,做到慎独慎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我约束,做到慎独慎微。在独处时,要自觉遵守纪律规矩,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在小事小节上,要防微杜渐,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腐败分子的堕落都是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如接受一点小礼品、吃一顿请、收一个红包等,久而久之,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滑向了腐败的深渊。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从小事小节抓起,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远离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以良好的形象和作风影响身边的人。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与工作氛围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传承廉洁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我们要深入挖掘和整理这些资源,将其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让廉洁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古代的廉政名言警句,如“公生明,廉生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等,到历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如包拯、海瑞、于成龙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廉洁的崇尚和追求。我们要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创作廉洁文化作品等形式,宣传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传承廉洁基因,增强廉洁意识。

(二)弘扬革命文化中的廉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严格的纪律要求,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展现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一心为民、廉洁自律,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廉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创新廉政文化传播方式,扩大廉洁文化影响力。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廉政文化传播方式,提高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开设廉政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廉政资讯、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廉政信息。要制作生动有趣的廉政文化作品,如微电影、微视频、动漫、H5页面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文化,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如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展览、廉政知识竞赛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场所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文化墙、廉政书屋等,让廉洁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

四、落实廉政主体责任,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廉政监督体系
(一)强化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定期与分管部门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同时,要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履行责任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二)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强化执纪问责。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要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三)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加强群众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络举报平台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要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加强对腐败问题的曝光和舆论监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要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财政、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让腐败无处遁形。

五、弘扬廉洁奉公精神,以清正廉洁形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一)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廉洁奉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清正廉洁形象。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在廉洁奉公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敢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亮剑,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形成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树立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三)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中践行廉洁奉公精神。廉洁奉公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要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推诿、不退缩,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同时,要在担当作为中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廉洁从政与干事创业两不误、两促进,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同志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弘扬廉洁奉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