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领导参加《习近平经济思想文选》专题培训班时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与各位一同参加《习近平经济思想文选》第一卷的专题培训,并在此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这次培训系统深入,内涵丰富,特别是通过对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领会,使我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XX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实际,围绕如何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实践、推动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请教。
一、深刻领会,把握思想伟力,以更高站位认识交通运输的时代使命
通过本次培训,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课题,也为我们交通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强调,“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这一精辟论述,精准定位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习文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做好交通工作,必须胸怀“国之大者”,跳出交通看交通。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修桥铺路、车来船往的行业范畴,而应当时刻思考交通运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如何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共同构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我们交通运输系统的每一项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从运输服务到行业治理,都必须以此为标尺,校准方向、衡量得失、评价成效。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交通运输现代化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关键在于转化运用,在于将其蕴含的真理力量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伟力。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交通运输领域作为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高度密集的行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为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给交通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我们正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交通运输部已发布首批28个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我们XX地区,连接两大核心经济区的XX高速全线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交通模式的积极探索。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智慧交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路网运行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培育交通领域的新业态,如低空经济、无人配送、共享出行等,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二,坚持协调融合,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新格局。文选中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对我们优化交通布局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是城乡协调。过去的十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250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总里程已达到46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打通了物理上的阻隔,更铺就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幸福路。我们XX市近年来也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二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我们正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公转铁、公转水”,优化运输结构。根据最新数据,仅2024年,通过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就节约了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环节的贡献巨大,达到了约2800亿元。这背后正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三是区域协调。XX跨海大桥、XX跨海通道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工程的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也正是协调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通画卷。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向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在这方面,一些兄弟省份的探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XX省大力实施“绿美交通”工程,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已累计建成绿美公路3.7万公里,成功打造了一批“路在景中、景在路中”的交通廊道,不仅提升了出行体验,还催生了“绿美交通+”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我们XX市在新建项目中,也开始全面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积极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辆的新能源化。XX区交通运输局通过政策引导,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能源结构,促使企业新能源车辆应用比例大幅提升,能源成本降低了15%,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实践。
第四,坚持开放合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交通是开放的通道,是联通世界的桥梁。在当前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深刻调整的背景下,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秘鲁钱凯港到上海港的双向直航,到XX国际铁路项目正式启动,我国正在不断拓展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我们XX市虽然地处内陆,但同样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我们要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营效率,发展壮大临空经济,努力将XX市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第五,坚持共享惠民,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这几年,我们在“共享”上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交通运输行业点多面广线长,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庞大,传统的监管手段往往力不从心。我们学习借鉴XX、XX等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两客一危”安全监管、出租车行业治理、维修驾培市场规范等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