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生态环境局上半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区生态环境局上半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局上半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刚才,监测站各科室负责同志和站长分别作了汇报,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上半年监测工作交出亮丽答卷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美丽**”建设目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可以说,这份成绩单是沉甸甸的,是来之不易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一)监测数据见证了“**蓝天”的成色。上半年,我们顶住了压力,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斐然。全区浓度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降幅在重点区域名列前茅。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在扬尘管控、工业废气治理、移动源污染控制等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是我们监测人员不分昼夜、精准溯源、科学研判的智慧结晶。我们正稳步向着全年优良天数不低于330天、年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的目标迈进。这份成绩,让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更加充实。
    (二)监测数据见证了“**碧水”的底色。水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上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1个国考断面、4个市考断面、2个市级评价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48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河、**河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这“两个100%”的背后,是我们对每一个排污口的严密监控,是对每一条河流的悉心守护,是监测人员用脚步丈量河岸、用数据守护生命之源的生动体现。
    (三)监测数据见证了“**净土”的本色。土壤环境安全事关“米袋子”“菜篮子”安全,是最基础的民生。上半年,我们持续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全区城乡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步向92%以上的目标推进。这表明我们的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作是有力的、有效的。同时,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也稳定控制在功能区标准以内,为市民营造了更加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监测站全体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大家作为生态环保铁军中的“尖兵”和“哨兵”,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过硬的技术,为环境管理、决策和执法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我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清醒认识监测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短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这些问题。
    (一)监测领域的广度有待拓展。我们的监测能力主要集中在水、气、声、土等传统领域,虽然已覆盖108项能力,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部分领域仍然是我们的能力空白区。比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应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日益重要,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监测能力几乎为零,这是一个必须尽快补齐的重大短板。此外,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前沿领域,我们的技术储备和监测能力同样亟待加强。
    (二)监测体系的深度有待挖掘。目前,我们的监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说得清现状”的层面,距离“讲得透趋势、看得准风险”还有差距。水生态监测方面,部分中小型水库和农村地区的监测站点不足,设备相对老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对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能力。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我们的基础数据掌握还不够全面,对化肥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污染的精准监控和预警能力有待提升。
    (三)监测手段的精度有待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正在从“治标”向“治本”深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大气监测必须从“看天”向“看源”转变。我们的大气精细化管控监测能力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走航监测、污染源精准识别、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等方面,技术手段还不够丰富,难以完全满足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需求。同样,在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等方面,也需要更先进、更高效的监测技术作为支撑。
    (四)监测效能的协同性有待增强。“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理”。监测数据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报告里,必须转化为强有力的治理效能。当前,我们监测部门与其他业务科室、执法队伍之间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处置机制还不够顺畅,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和“工作壁垒”。如何让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服务于环境执法、服务于应急处置、服务于项目审批,形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体系,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课题。
    三、明确方向,奋发有为,全力推动下半年监测工作再上新台台阶
    同志们,下半年的任务已经明确,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忠诚之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首先是一项政治工作。我们手中的每一个数据,都直接关系到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家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监测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不仅是技术人员,更是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的忠实践行者。要自觉将监测工作融入“美丽**”建设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确保监测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得硬、听党话、跟党走的监测队伍。
(二)要精益求精钻业务,夯实技术之基。技术能力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在“精”和“专”上下苦功夫。一方面,要加快补齐能力短板。针对核与辐射、海洋监测等空白领域,要提前谋划、积极争取,通过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尽快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核心能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