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学习研讨发言:以严的基调推动党员处分工作规范化

《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学习研讨发言:以严的基调推动党员处分工作规范化
    同志们:
    《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的修订与发布,为我们开展党员处分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规范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员处分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其规范有序开展,关乎党的纪律权威性与严肃性,关乎党的肌体健康与纯洁性。作为一名纪委领导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此次专题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一)学深悟透党纪法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规定》的出台,是对党纪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将《规定》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组织分管部门深入学习,全面掌握《规定》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逐章逐条研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确保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能准确把握《规定》要求。要将《规定》学习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纪法规学习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只有对党纪法规烂熟于心,才能在工作中准确运用,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二)领会全面从严治党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规定》的实施,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到党员处分工作不仅仅是对违纪党员的处理,更是对党的纪律的维护,对党的政治生态的净化。在工作中,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眼光审视党员处分事项,从政治高度把握问题实质,确保每一个处分决定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通过严格执行《规定》,向全体党员干部传递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强化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遵循。《规定》在程序设计、权限划分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法治原则。我们要强化法治思维,在党员处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确定的程序和权限开展工作。无论是线索受理、立案审查,还是审理处分、执行监督,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要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要加强对法治方式的运用,注重证据收集与固定,提高案件质量。通过强化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提升党员处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维护纪检监察工作的公信力。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效能
    (一)强化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在党员处分工作中,要将政治监督摆在首位。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对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中,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做表面文章等行为的党员干部,要严肃查处,依纪依规给予相应处分。通过严格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将政治监督贯穿于党员处分工作全过程,从线索发现到处分执行,都要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政治问题,严肃查处政治违纪行为。
    (二)加强日常监督,防范违纪风险。日常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分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通过开展廉政谈话、廉政风险排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处理,通过批评教育、谈话提醒、诫勉谈话等方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违纪线索,将违纪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深化专项监督,整治突出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以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整治违规吃喝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聚焦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深挖细查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对于在专项监督中发现的违纪党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绝不姑息迁就。通过深化专项监督,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注重总结专项监督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四)提升信访监督,畅通举报渠道。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要加强对信访和申诉复查室的指导,提升信访监督工作水平。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完善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等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举报途径。要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访举报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受理、分流、办理和反馈。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分析研判,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处理。同时,要做好信访举报人的保护工作,消除群众举报的后顾之忧。对于实名举报的,要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提升信访监督工作质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推动党员处分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党员处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需要加强协作配合。在内部,要加强分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线索移送、联合办案、信息共享等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外部,要加强与组织、审计、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协助的,要及时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通过加强协作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党员处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重与上级纪委监委的沟通联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三、严格执纪程序,确保案件质量
    (一)规范线索管理与处置。线索管理是案件查办的源头。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规范线索管理与处置工作。对收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建立管理台账。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置。在处置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处置方式恰当。对于实名举报的线索,在处置结束后,要及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要加强对线索处置情况的跟踪督办,定期对线索管理台账进行清理核对,防止线索流失和积压。通过规范线索管理与处置,为案件查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严格立案审查程序。立案审查是党员处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立案审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相关程序要求开展工作。要认真制定审查方案,明确审查方向、重点和措施。在审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审查纪律,保障被审查人的合法权益。注重证据收集,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为准绳,确保所收集的证据真实、合法、有效。要加强对审查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审查工作责任制,对审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通过严格立案审查程序,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为后续的审理处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案件审理把关。案件审理是确保案件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加强对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规定》和相关审理规则进行审理。审理人员要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对案件事实、证据、定性、量纪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要与审查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对于存在疑问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补充完善。在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集体审议制度,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审理结果公正合理。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要及时向上级纪委监委请示汇报。通过强化案件审理把关,确保每一个处分决定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深化以案促改,做好后半篇文章
(一)剖析问题根源,查找制度漏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在党员处分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对案件进行剖析,深入查找问题根源。通过对违纪党员的行为表现、思想根源进行分析,找出在教育管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