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庆祝2025年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美好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全国上下正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掀起尊师重教的新热潮。在此,我谨代表医院党委和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在教学、医疗、科研一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为医院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同仁们、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是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争先、硕果累累的一年。我们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全院教职员工的智慧与汗水;医院的每一份荣光,都闪耀着广大教师的无私奉献与卓越追求。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共同回顾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一、肯定成绩,回顾过去一年的辉煌篇章
在*大学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医学教育事业摆在医院发展的核心位置,医、教、研协同并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才是第一资源,强院必先强师。医院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不断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截至2025年8月,我院教学科研岗教师总数已突破1200人,其中,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达到185人,副高级职称3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医术精湛、师德高尚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过去一年,我院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名,省级领军人才5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持续优化,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教书育人成果丰硕喜人。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24至2025学年,我院教学工作喜报频传。我们牵头申报的“面向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我院教师团队斩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医疗机构首位。此外,我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达15部,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些成绩,充分彰显了我院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教学水平,也证明了我院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教学与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院教师在潜心育人的同时,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2024年以来,我院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五年突破100项,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在《细胞》《自然医学》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展现了我院在前沿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的强大实力。由我院王*教授领衔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智能化防治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荣获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同志们,老师们,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你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医院发展的奠基石,是健康中国建设的追梦人。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勇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时代重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一)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国家医疗队的“排头兵”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国家队”,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自觉将医院的教育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清醒认识医学教育的挑战机遇。当前,全球健康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卫生工作者的缺口依然巨大,高水平医学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聚焦国内,我国虽然医生数量持续增长,但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拔尖领军人才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面对最新讲话系列的医学科技发展,如何培养出更多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备国际视野,既掌握扎实临床技能、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这既是挑战,更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建功立业的宝贵机遇。
三、躬身实践,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从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到号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我们塑造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崇高形象,也为我们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大学的临床教师,我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应当以教育家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一)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做心有大我的引路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是德才兼备、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日常教学和临床实践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全过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讲好我院先辈们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深刻感悟“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使命担当,从而立志为祖国卫生健康事业奋斗终身。
(二)涵养为学为师之德,做行为世范的示范者。“德者,师之魂也。”医者仁心,师者德馨。作为医学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塑造着他们的职业品格和道德情操。我们要自觉传承和弘扬“敢为人先、求真求是、求正求变、天下为公”的*精神,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在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