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委党建领导小组2025年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党建领导小组和县委县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2025年第二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的部署要求,系统总结我县前一阶段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有关同志汇报了全县集中整治工作的推进情况,我都认真听了,总体上是肯定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客观全面把握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市委的有力指导下,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推动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严格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统计数据看,本次学习教育实现了层级和人员的全覆盖,全县共计625个党组织、超过1.5万名党员干部全面参与,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学率达到100%,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参学率也达到了98.8%。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得到普遍强化,进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把稳了思想之舵。
二是问题整改取得了新突破,攻坚克难成效显著。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经验交流”。县委常委班子带头查摆问题,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评题”等机制,广泛征集意见,深挖彻查作风顽疾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梳理出的重点问题中,已完成整改56个,整改率达到98.25%。特别是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累计推动解决了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交通出行等领域的突出问题46件,群众对整改成效的满意度高达98.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三是干事氛围呈现了新气象,担当作为精神更加昂扬。通过学习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极大提振。我们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深入推行河长制工作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县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个别单位学习教育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满足于“已读”“已学”,但在“入心”“入行”上还有差距。例如,有的乡镇机关党支部仍有党员未激活“学习强国”平台,部分村级党组织学习参与率还不到50%,这说明我们的学习抓得还不够紧、不够实,压力传导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部分领域顽瘴痼疾整治还不够彻底。一些“老大难”问题虽然有所突破,但距离根治还有距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潜滋暗长的土壤,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更硬的措施去攻坚。三是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仍需完善。一些整改成果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如何将其及时转化为刚性的制度规范,形成标本兼治、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绝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的思想。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问题整改是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准。下一步,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对照“5个是否”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所有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
一要持续深化排查,确保问题找得准、挖得深。问题找不准,整改就是无的放矢。我们要坚决克服“过关”心态,不能满足于已经查摆出的问题。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继续深化“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评题”机制,鼓励群众大胆说、放心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真正把那些隐藏深、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捞上来。要建立动态更新的问题清单,对新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纳入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要坚持分类施策,确保整改靶向准、措施实。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整改策略。对于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系统治理,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寻求解决方案。对于个性化的突出问题,要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包保责任制,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对于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硬骨头”,县委将牵头成立专项攻坚小组,统筹各方力量,集中攻坚。我们要坚决杜绝“一刀切”和“运动式”整改,确保每一项措施都精准有力、务实管用。
三要突出民生导向,确保成效群众认、经得起检验。整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落脚到增进民生福祉上。全县上下必须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整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们聚焦群众关切,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例如总投资近7亿元的XX县基础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包括XX第七小学的新建和多所乡镇高中的改扩建;投资约1.2亿元的县城污水治理和供水保障项目;以及覆盖多个乡镇的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公路提升、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必须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各责任单位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惠及于民。要建立整改成效“群众评议”制度,整改得好不好,不能我们自己说了算,要由群众来打分、由实践来检验。
三、立足长远、固本培元,着力构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管党治党长效机制”。集中整治是阶段性的,但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永恒的课题。我们必须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章立制,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约束。
一要推动制度体系“系统集成”。要对此次集中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全面梳理、提炼、总结,将其固化为制度成果。比如,我们在问题发现环节形成的“开门纳谏”机制,在整改落实环节形成的“销号管理”机制,在效果评估环节形成的“群众评议”机制,都要尽快上升为制度规范。接下来,县委将研究出台《关于在全县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若干措施》《XX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用制度的刚性约束,管住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在关键时,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二要推动监督检查“常态长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建立健全整改整治问题“回头看”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进行抽查复核,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监督专责,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要强化审计监督、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