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中学2025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议。窗外秋意渐显,校园生机盎然,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即将拉开序幕。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承前启后、总结部署的常规工作会议,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战略谋划会议。刚才,各处室、各年级部的负责同志,围绕招生工作、预算编制、后勤保障、教学安排、队伍建设等新学期的各项重点工作,都作了详尽的汇报和周密的部署,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XX同志、XX同志、XX同志等校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别就分管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意见和安排,我都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在会后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借此机会,我将结合学校当前的发展阶段与面临的形势任务,再谈几点意见,与各位同志共勉。
一、回望来路,在肯定成绩中坚定发展自信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学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页。面对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宏观背景和区域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中观环境,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在立德树人、教学教研、特色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新提升。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上个学期,教学部门与各年级部紧密协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集体备课机制,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精细,教学过程监控更加有效。特别是“培优工程”的持续深化,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系统培养搭建了更为坚实的平台,一批优秀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充分彰显了学校的育人实力。
招生工作取得了新突破。XX同志刚才的汇报数据详实、分析透彻。今年的招生工作,无论是在生源数量上还是在生源质量上,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不仅是社会各界与广大家长对XX中学办学品牌的充分信赖,更是对全体教职员工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优质的生源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新学期乃至未来几年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内部治理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平稳运行与长远发展,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财务部门未雨绸缪,启动了2026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为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总务后勤部门在校园环境、食品安全、住宿保障、资产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工作,为师生创造了安全、舒适、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各部门协同配合,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以及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汗水,是大家恪尽职守、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总支和校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审视当下,在认清形势中增强忧患意识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始于足下。在肯定成绩、坚定自信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新的征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从外部环境看,教育改革的深化带来了新要求。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育人模式正在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育”深刻转型,评价体系正在从“唯分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刻转变。这种系统性的变革,要求大家必须跳出传统思维定势,主动适应,积极探索,否则就可能在新一轮的教育竞争中落伍掉队。
从区域发展看,百舸争流的态势带来了新压力。周边兄弟学校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特色创建、品牌塑造、人才引进等方面动作频频、亮点纷呈。教育资源的竞争,本质上是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竞争。如果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优势、再创辉煌。
从内在需求看,师生成长期待带来了新课题。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为新入职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阶梯?如何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如何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在XX中学这个大家庭中实现个人价值?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破解的课题。同时,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点、成长需求更加多元。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如XX同志所强调的,已成为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必须摆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
形势逼人,挑战严峻。看清挑战,不是为了畏惧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全校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去。
三、擘画未来,在聚焦重点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学年的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纲举目张,重点突破,以关键环节的提升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跃升。结合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我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是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价值引领“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二是要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与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入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是创新德育活动载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纪念日,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感悟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锤炼奋斗精神。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活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新学期,要在“深化”和“提质”上做足文章,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K阶。
一是要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课程表的科学编排、教材的及时足量到位,这些看似常规的工作,却是保障教学秩序的基石,必须一丝不苟。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视导、听课评课、质量监控等制度,将过程管理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规范、高效。
二是要向深度教研要质量。鼓励教师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导向,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深度教研。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倡导集体智慧,攻克教学难点。要继续做大做强“培优工程”,组建最优的师资团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XX经验”。
三是要向特色课程要质量。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开发建设一批有深度、有品位、有吸引力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根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精心做好新教师的“引路人”。XX同志已经对新教师入职培训作了部署,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要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校情、融入团队、站稳讲台,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二是要持续搭建全体教师的“成长阶梯”。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让潜心育人、踏实干事的教师有奔头、有荣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