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度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特别是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重要部署,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的总体进展情况,各县区也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各有亮点,也点出了问题。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前期的调研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围绕基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难题正在逐步破解,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可以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刚才的通报和各县区的汇报,结合我们日常的督导调研,一些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依然突出。基层权责不对等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大量非本级职责的行政事务、创建评比、填表报数等任务,通过各种形式下沉到村(社区),极大地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社区)干部反映,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材料,真正用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时间反而被严重挤占。这种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局面,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也影响了治理的实际效果,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表现。
第二,部分领域服务管理存在“缺位”现象。以物业服务管理为例,这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部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不高、新小区业委会成立难、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多发等问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既有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更有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党组织在其中如何引领、如何协调、如何监督,我们的抓手还不够硬,方法还不够多,导致“管理缺位”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村(社区)工作事项“越界加码”的现象需要警惕。基层自治的边界需要清晰界定。一些部门在向下派发任务时,随意扩大范围,增加了许多本不属于村(社区)承担的证明、盖章等事项。这种“越界加码”的行为,既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也干扰了基层自治的正常秩序。我们必须下决心厘清权责清单,为基层依法履职、高效服务创造一个更加清晰、规范的环境。
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基层治理的难点,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攻克的重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大意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全市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各项核心任务落地见效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学会弹钢琴,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下一阶段,我们要紧扣中心工作,集中力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一)高标准、高质量,扎实稳妥做好村(居)委会换届工作。
基层政权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基石,村(居)委会换届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次换届,是事关未来五年基层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我们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风清气正。
一是要严把“人选关”。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选拔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进入“两委”班子。要特别注重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专业人才中发现和培养人选,持续优化班子结构。要做好候选人资格联审,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确保选出的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二是要严把“程序关”。要严格执行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充分发扬民主,保障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干扰破坏选举、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是要做好“衔接关”。换届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提前做好新一轮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工作,形成源源不断的活水。换届结束后,要第一时间组织新任“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同时,要关心关爱离任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和生活保障,营造“新老交替、薪火相传”的良好氛围。
(二)破陈规,树新风,深入有序推进农村高额彩礼等问题综合治理。
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重群众负担的一大顽疾。推进移风易俗,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和党员示范。要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书记抓的“一把手”工程。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承诺、带头践行,自觉抵制高额彩礼,不大操大办,为群众作出表率。我们的党员干部家里办喜事,要主动向组织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二要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工作机制。要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彩礼、酒席、人情往来等的指导性标准,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约可依”。要激活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让这些群众性自治组织真正运转起来,通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移风易俗的要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通过党建引领和村民公约的完善,成功推动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现象,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和综合施策。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婚俗改革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统筹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各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联谊、集体婚礼等活动,为青年人提供健康的交友平台和新式的婚庆服务,从源头上减少高额彩礼的滋生土壤。
(三)促融合,提能级,稳妥积极推动“村居融合”改革试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都难以完全适应。“村居融合”改革,就是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基层治理单元模式,实现城乡治理资源、服务、文化的深度融合。
我们要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改革的核心在于“融”。一是在组织设置上融合,探索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推动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在功能、资源、活动上的互联互动。二是在治理机制上融合,将城市社区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专业化的社工服务等引入乡村治理,同时将乡村自治的优良传统、熟人社会的优势融入社区治理。三是在资源配置上融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融合区域倾斜,实现均等化发展。四是在产业发展上融合,结合区域特点,规划布局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就业、集体增收,为治理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试点县区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详细方案,确保改革平稳有序,真正改出成效、改出活力。
(四)抓落实,求实效,全面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四项行动”。
为进一步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抓实抓细,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四项行动”。这既是落实上级部署的具体化,也是解决我市当前突出问题的精准化举措。
一是实施“基层党建强基行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加大在青年、产业工人、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二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这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实事。要学习借鉴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如推行观摩评比、“争星夺旗”等制度,建立奖惩分明的长效机制。要聚焦农村的“三大革命”、城市的“牛皮癣”、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等重点难点,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像有的地方推行“党建+整治”模式,由党员干部带头分包片区,责任到人,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要将这种做法推广开来。
三是实施“社会矛盾化解攻坚行动”。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建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等平台,推广“一站式”矛盾调解模式。要畅通信访、网络、热线等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确保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特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