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师节讲话
每年9月10日是全社会弘扬高尚师风、感受博大师爱、感谢深厚师恩的重要节日,在即将喜迎党的X大的重要时刻,我们又迎来了第X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向获得各类奖励和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长期以来支持X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桃李满天下,芬芳在人间。我们全县X万余名教职工中有X多名幼儿教师,他们用柔软温厚的慈爱之心,无微不至呵护幼小纯洁的心灵;有X多名义务教育教师,他们用知识启迪学生心智,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X名职中、高中教师,为了每个孩子升上心仪的大学,为了提升他们职业技能而凤兴夜寐、殚精竭虑;有X名特教老师,他们用爱呵护折翼精灵,使每朵特殊之花都开出自己的色彩;有X名乡村教师,他们以无声的守望将人生书写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让农村孩子的希望发芽;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在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以“倾心真心爱心”的坚守,默默无闻地为师生服务着。正是有着成千上万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X教育人,X教育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才有自信、有底气、有力量。在此,让我们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系统谋划新时代X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新加强。探索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X”工程,打造“X”等学校党建品牌,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打响了“X”党建教育品牌。二是教学成绩实现新提升。我县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为X分,居各县区首位。高考一本上线率X%,领先全市各县区,提前一年完成重点本科过X人大关的目标,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教育发展形成新格局。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更趋科学,新(改、扩)建学校X所,腾挪迁转学校X所,合并农村单轨制学校X所。新创建省市优质园X所,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X%,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X%;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X%;X积极争创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其他X所高中特色发展、竞相进步,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外引内扩、公民并举”,高标准建设X,筹建X学校,推进与X合作办学,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初具规模。四是教育生态迸发新活力。不断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聚焦加强作业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完善课程建设等重点任务,学校提质减负工作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双增”促“双减”、“双减”显“共赢”的良好态势。积极推进《X》,依托“名校+”教研共同体建立新教育实验项目研修基地,实施“5111”培养工程,形成“一校带多校”“多点成面”的教育改革与生态优化的发展格局,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新教育成果。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依然严峻。从教育发展总体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教育发展面临全新的形势,教育大变革时代正在到来。一是大局之变。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X对教育理念、模式提出新的挑战,X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二是格局之变。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X”时期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任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逐渐体现在高考、中考命题中,对我们的教育供给、教育结构、教学方向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布局之变。随着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均衡、公平的期待更为迫切,对资源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X教育现实基础来看,近几年,教育硬件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教育强县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制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优质师资数量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教育教学品牌不够响亮等等。
从“建设教育高地”发展方向来看,未来X年我县将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特殊教育更加全纳融合,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所有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发展还任重而道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为此,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主牵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用系统观念和集成方法,立足学校实际,推出更多创新性举措,努力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社会乐助的良好局面。二要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要紧盯“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和“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下硬功夫、啃硬骨头,带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跨越发展,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学校办学活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同时,也要重视一点、一校、一线、一域的小改革、小试验,积沙成塔、汇溪成海,凝成大力量,推动大发展。三要坚持提升质量不放松。教育质量上不去,老百姓不答应,党委政府不认可,教育系统的腰杆也挺不起来。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办好每一所、每一类学校,努力让每一名学生的人生出彩。要全方位改善育人环境,将崇文重教、办学兴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留住更多的优质生源,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要发挥教育信息化升级的作用,推动学校实现精准教学、精准作业、智慧管理,让教育投入实现最大的教育产出。
面对压力与动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如何做到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以奋进者姿态走好教育强县之路,我想讲三点意见,和大家共勉。
一、广大教师要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是除父母之外最早的领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教师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大家要不忘初衷,扎根教育,争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一要坚守初心使命,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教育的初心就是“教书育人”。教师要做到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结合,既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广大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岗位的“责任之心”、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梦想,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自觉担负起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二要坚持终身学习,做有理念有学识的引领者。教师古代称之为“智者”。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一个称职的老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一个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认可,才能赢得人人敬仰的职业尊严。坚持笃学勤思,践行思做统一,我觉得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理论修养。教师往往认为自己远离政治,往往忽视理论修养,这也是我们教师队伍的最大短板之一。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坚实的理论根基,就会偏离方向、背离教育规律。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理论的学习。当前尤其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二是升华专业境界。教师如果要分成几级几等,我看一类是所谓的“教书匠”,就是简单把教师当作职业而不是事业,“匠气有余,匠心不足”;二类是名师,是能手,是精英;三类是“大先生”,是人师,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师。我们要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从一名教书匠实现向名师、人师和“大先生”的华丽转身。三是瞄准未来教育。未来教育场景肯定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等密不可分的,未来已来,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自觉投身教育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主动参与课堂改革,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要坚持率先垂范,做有道德有涵养的示范者。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所以,干教育要有情怀,当教师要有情操,在新时代坚持立德修身,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要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以人格魅力树立威信,用道德品行感染学生,把育人育心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走好成长成才的每一步;其次要向榜样人物学习,今天受表彰的这些先进典型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在他们身上发现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