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2025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五周年,也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XX法院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立足审判职能,创新宣传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高点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一)统筹部署,压实责任
XX法院高度重视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宣传月工作领导小组,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制定《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实施方案》,明确“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网络”五维宣传路径,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宣传策略,确保宣传效果。
(二)示范引领,以学促行
将民法典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法计划,组织全院干警参加“民法典司法解释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对民法典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特别是对合同编、物权编新修订条款进行详细讲解,使干警们准确把握立法精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法官讲法典”活动,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社区宣讲,累计授课12场次,覆盖干部群众800余人。通过法官的专业讲解,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多维联动,创新宣传载体
(一)线下宣传“接地气”
1.乡村普法润民心。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开展“民法典赶大集”活动,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通过案例展板、方言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土地承包、赡养继承等热点问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积极参与,发放定制普法手册2000余份,有效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校园普法护成长。在辖区中小学举办“模拟法庭”活动,选取校园欺凌、网络打赏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由学生扮演审判长、原被告等角色,法官现场点评指导。这种沉浸式的普法教育方式,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律的威严,激发了他们的学法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3.企业普法优环境。针对辖区电商产业园的实际需求,开展“民法典护航新业态”专题讲座,重点宣讲电子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法官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提示30余条,帮助企业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二)线上宣传“聚人气”
1.制作“民法典微剧场”系列短视频,以情景剧形式演绎邻里纠纷、婚姻家事等常见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场景,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法典知识。该系列短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50万次,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和好评。
2.开设“法官直播间”,邀请资深法官在线答疑,为网友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法官们针对网友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累计解答网友咨询200余条。相关话题登上本地热搜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民法典宣传的影响力。
三、聚焦实效,深化成果转化
(一)以案释法强警示
选取5起典型民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组织群众旁听,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司法公正。庭后发放《民法典案例指引》,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通过真实案例的展示和讲解,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法典的具体应用,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
(二)服务延伸解民忧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民法典咨询专窗”,为当事人提供继承公证、物业纠纷等“一对一”法律指导,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联合妇联、残联等部门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