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就业创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近年来在创业就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创业就业提质增效,以更坚实的步伐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强县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级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企业、创业项目代表等。刚才,县人社局、文旅局、*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谈了工作成效,也讲了思路举措,内容务实、重点突出,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推进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创业就业工作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两大主导产业链,不断创新政策举措、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创业就业与产业发展融合度持续提升。我们始终把创业就业工作嵌入绿色产业发展全链条,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扩容,以创业活力助推产业增效。在文化旅游领域,聚焦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旅游服务、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创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民宿、农家乐等业态132家,其中五星级民宿2家、四星级民宿8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带动镇、街道等重点旅游乡镇就业超过3000人。在绿色食药领域,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培育创业主体16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村、村等20余个行政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余亩,吸纳就业近5000人。比如,镇返乡青年(人名用*代替)依托当地丰富的天麻资源,创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达2.5万元,既壮大了绿色产业,又拓宽了就业渠道。
    (二)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深知,政策是激发创业活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县持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装上阵投身创业。在资金支持方面,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简化审批流程,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并且实行财政贴息政策,有效缓解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全县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笔785万元,直接扶持60人创业,带动就业185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0笔20万元,覆盖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服务优化方面,推行“一站式”创业服务,设立创业服务专窗,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咨询、工商注册到社保登记的全流程服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较以往减少了50%。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创业项目库,收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优质项目120余个,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技术指导等服务,成功率达到65%以上。
    (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活力有效激发。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精准化创业就业服务,鼓励他们在绿色发展领域建功立业。开展“兴业在县”系列活动,包括民宿管家创客沙龙、返乡创业短视频大赛等,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今年已举办活动12场,参与人数超过800人次,达成合作意向30余个。实施“归雁计划”,通过政策宣讲、乡情招商等方式,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吸引230余名返乡农民工创办农家乐、农产品网店等项目,带动就业600余人。此外,我们还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围绕旅游服务、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其中80%以上实现本地就业。
    (四)绿色发展动能逐步增强。在推动创业就业的同时,我们始终坚守生态红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确保新增创业项目全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比如,在民宿发展中,要求所有民宿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清洁能源,目前132家民宿全部达到环保标准,*镇还建成了全市首个民宿集群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500吨。在农业创业项目中,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模式,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38个,*村的有机猕猴桃、*乡的林下食用菌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绿色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提升了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部分创业项目与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业链的衔接不够紧密,同质化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比如部分农家乐菜品、服务模式相似,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二是政策落实精准度有待提升,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产业类型的精准施策上还有差距,部分创业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不高;三是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平台等服务载体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人才支撑不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创业人才短缺,特别是在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质量融合
    当前,我县正处于推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强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立足县情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一)深化产业融合,打造创业就业新载体。要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创业项目与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引领创业、创业壮大产业”的良性循环。一是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鼓励创业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住宿方面,引导民宿向主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支持创业者结合*景区、*古镇等旅游资源,打造康养民宿、研学民宿、艺术民宿等特色业态,年内计划新增特色民宿20家,培育民宿集群2个。在餐饮方面,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支持农家乐开发“一店一菜”特色菜品,举办“县特色美食节”,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带动村、*社区等周边群众发展食材种植、加工产业。在旅游商品方面,鼓励创业者开发以中药材、食用菌、手工艺品等为原料的旅游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年内培育旅游商品开发企业15家,带动就业300人以上。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支持创业者开展乡村研学、农事体验、户外露营等项目,拓展创业就业空间。二是壮大绿色食药产业链。以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推动创业项目向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延伸。在种植环节,支持创业者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今年计划新增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培育种植大户50户。在加工环节,鼓励创业者投资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项目,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开发中药材饮片、保健饮品、休闲食品等产品,年内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实现加工转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在销售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支持创业者开设网店、直播带货,与京东、淘宝等平台合作,建设“*县特色农产品馆”,年内培育电商创业主体50家,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此外,推动绿色食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支持创业者开办中医理疗馆、养生膳食馆等项目,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三是培育新兴融合业态。顺应产业跨界融合趋势,鼓励创业者发展“旅游+农业”“农业+康养”“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支持镇发展田园综合体,整合农业种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吸引创业者参与运营管理;支持街道利用闲置厂房、老街区,打造文创产业园,吸引青年创业者开展文创设计、非遗传承等项目;支持创业者发展“互联网+农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年内计划培育新兴融合业态项目30个,带动就业500人以上。
    (二)强化政策支持,激发创业就业新活力。政策是创业就业的“助推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让更多创业者享受到政策红利。一是完善创业资金扶持政策。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范围,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全部纳入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个人贷款额度最高可达6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财政贴息期限延长至3年。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对新创办的绿色产业项目,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20000元,具体标准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带动就业人数等确定。对创业项目获得银行贷款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对获得市级以上创业大赛奖项的项目,给予额外奖励。同时,建立创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二是优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元的,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载体,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增值税。加强税收政策宣传解读,开展“一对一”税收辅导,确保创业者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加大场地支持力度。整合闲置厂房、校舍、办公楼等资源,建设一批标准化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或低租金的经营场地,以及办公设备、网络通讯等配套服务。年内计划新建创业孵化基地3个,新增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可容纳创业项目50个以上。对创业者租用商业用房开展创业的,给予每月500-1500元的房租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鼓励乡镇(街道)建设乡村创业园,为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提供创业场地,*镇、*乡今年要各建成1个乡村创业园并投入使用。
(三)优化服务保障,营造创业就业好环境。要以服务创业者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让创业者安心创业、舒心发展。一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整合人社、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工商注册、社保办理、税务登记等“一条龙”服务。推行创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创业项目配备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困难问题。建立创业服务热线和线上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实现创业服务“不见面”办理。今年要组织开展创业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活动20场以上,服务创业者2000人次以上。二是提升创业培训实效。建立“理论+实践+孵化”的创业培训模式,根据不同创业群体、不同产业类型,开展定制化培训。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电子商务、文创设计等培训;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农家乐经营、农产品种植等培训;针对退役军人,开展乡村旅游开发、物业管理等培训。邀请成功创业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担任培训讲师,分享创业经验和市场信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重点企业、合作社合作,为学员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提高实操能力。年内计划开展创业培训100期,培训学员5000人次以上,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40%以上。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