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

2025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于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结合X地区的实际情况,在2025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时,需做到“七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千万工程”诞生于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的为民情怀之中,自始至终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当作一项强农、美村、富民的民心工程,将人民的利益视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想农民之所想,忧农民之所忧,直面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最为迫切、反映最为强烈的生活环境问题。在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聚焦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坚定整治的决心与恒心,保持工作的连贯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垃圾、污水、厕所这“三大革命”,竭尽全力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持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二是始终坚持久久为功。浙江省的“千万工程”历经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起步,逐步拓展到村道硬化、绿化亮化、整治农业面源污染,进而延伸到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培育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以及数字化改革等方面。每个阶段不仅范围逐步扩大,内涵也不断丰富,各个阶段前后相继、层层递进,最终造就了众多美丽乡村,造福了无数农民群众,形成了具有引领发展意义的宝贵经验,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充分彰显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和伟大的实践力量。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之际,我们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以及“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始终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一任接着一任地努力,一锤接着一锤地夯实,推动农村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浙江始终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依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色,探寻适合自身的治理与发展模式。例如,丽水市依据山地特色构建起“山”系产业体系,打造了“丽水山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丽水山景”乡村旅游区域公用品牌等,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东沙镇推行“四治融合模式”,组建网格理事会,成立村级调解员队伍,并开发“平安通”APP客户端,逐步汇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使得乡村环境日益优美。余村从“采石经济”成功转型为“生态经济”,关停矿山和工厂,坚定地走上乡村旅游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作用,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沉下心去查找问题、剖析根源、克服困难并总结规律。要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制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规划方案,切不可完全依赖专业公司进行定制。例如,八里庄村、强计村、西营村、上良村、王村村等村庄可以借助旅游公路的连接作用,依托仙堂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虎口村、建华村、司马村等村庄则可以以综合改革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四是始终坚持育才引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农村人才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浙江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2019年推出“两进两回”行动计划,即推动科技和资金进入乡村,吸引青年和乡贤回归农村。2021年正式启动“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致力于留住本地人才、召回外出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乡村振兴的蓬勃局面加速形成。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借助亲情、友情、乡情等纽带吸引人才,让人才产生归属感,促使人才回归农村、扎根农村、建设乡村。要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储备农村后备干部,提升其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能力与素质。同时,要建立人才服务乡村的制度,组织高技能人才深入基层,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五是始终坚持产业为基。浙江的“千万工程”以产业为根基,着力打造特色小镇,从而激发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并形成了持久的生命力。依托“块状经济”的基础和经验,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产业,同时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等历史经典产业,明确各个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共产生五批省级创建特色小镇110个,达成了“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成效。2019年,省级特色小镇平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2家,亩均税收和亩均产出分别高达54.2万元和853.6万元。在学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