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建设,夯实纪检监察基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研讨交流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职责,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学深悟透,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
(一)领悟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关乎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组织建设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关键地位。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不断优化组织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党的组织建设坚强有力的时期,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则会遭受挫折。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组织建设的核心要义,以科学的组织路线引领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二)把握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根本要求。党的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组织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展开。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党的政治路线作为行动指南。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党的政治路线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偏离政治路线的行为,为党的政治路线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根本要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明确贯彻落实组织路线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我们必须明确其具体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这“五个抓好”为我们贯彻落实组织路线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为指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例如,在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要强化纪检监察系统的组织架构,完善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提高组织效能;在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选拔任用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通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到实处。
二、对标对表,检视纪检监察工作不足
(一)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短板。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在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部分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监督执纪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一些乡镇纪委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精力分散,无法专注于纪检监察业务。二是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有待优化。在一些复杂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顺畅,信息沟通存在障碍,影响了办案效率。三是在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作配合上,还存在制度不完善、沟通不及时等问题。例如,与审计、司法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难以形成监督合力。这些体制机制短板制约了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以解决。
(二)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差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政治素养方面,部分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待提高。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不能从政治高度进行分析和判断。二是业务能力方面,随着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日益复杂,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部分干部在调查取证、数据分析、法律法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在一些涉及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腐败案件中,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难以深入开展调查工作。三是干部的担当精神和斗争意识不够强。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动真碰硬,对一些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不力。
(三)监督执纪的方式方法滞后。在监督执纪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较为滞后的问题。一是日常监督手段单一,主要依赖于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传统方式,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缺乏全方位、实时化的监督。二是对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在信息化时代,腐败行为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的特点,传统的监督方式难以发现问题。而目前纪检监察机关在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新的挑战。三是在监督执纪过程中,精准度不够高。有时对问题的定性不准确,处理尺度把握不当,影响了监督执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制度执行的刚性力度欠缺。纪检监察制度的执行刚性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部分干部对制度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例如,在案件审理环节,对一些党纪法规的适用存在错误。另一方面,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受到影响。此外,在一些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导致制度难以落地实施,执行效果不佳。
三、真抓实干,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提升
(一)优化组织架构,强化组织效能。一是科学设置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监督需要,合理调整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确保每个基层纪检监察机构都有足够的人员和资源开展工作。同时,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定位,避免职能交叉和工作推诿。二是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线索处置、案件调查、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例如,建立案件办理跟踪反馈制度,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加强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与审计、司法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线索移送和联合办案,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不断强化纪检监察组织的效能,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二)提升干部素质,打造过硬队伍。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