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昆明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相关会议部署,对中央和省级考核评估情况进行通报,深入开展工作“回头看”,精心安排下步重点任务,着重强调要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大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某某州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自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某某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经,我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5年末贫困人口规模达19630户739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4.9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通过不懈努力,到2019年底,全州累计实现减贫7256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3%,14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维西县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某某实现整州脱贫,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产业培育方面,着力发展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等七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全州共培育扶贫龙头企业69个,吸纳劳动力3035人。例如,尼西乡通过发展尼西黑陶产业和尼西鸡养殖产业,带动众多农户增收致富。当珍批初成立尼西黑陶公司,教了50多个徒弟,带动全村163户中有94户做黑陶,黑陶给全村创收500多万元;香格里拉市成立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公司,投资1600万元在尼西乡发展尼西鸡养殖产业,带动全州2000户农户养殖,其中贫困户1500户。在就业帮扶上,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2万个,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5万人,确保有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同时,累计完成危房改造6.4万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110个安置点,完成搬迁3601户13879人,全面实现住房保障;在云南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累计投入各类资助资金9.24亿元,惠及学生23万人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34%,高中毛入学率达86.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162个村卫生室、2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
    如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当前,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群众持续增收面临压力。部分脱贫户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就业渠道还不够宽,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就业岗位有限,群众外出务工存在技能不足、信息不畅等问题。二是乡村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虽然我们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够,农文旅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发挥我州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偏远乡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四是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还需优化。虽然建立了防返贫监测体系,但在监测的精准度、及时性以及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个别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未能及时得到有效帮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一、聚焦群众增收,破解发展难题
    1.问乡村产业怎么富民:充分挖掘我州特色资源,做好资源转换文章。某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要依托这些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在生态旅游方面,加强普达措、纳帕海等景区的建设和提升,结合候鸟迁徙、观鸟旅游等特色项目,设计更多精品旅游线路,推出“观鸟+民俗”“观鸟+研学”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带动周边农牧民通过发展民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实现增收。在特色农牧业方面,持续推进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等产业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培育更多优良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某某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我们的松茸产业,要在保育促繁的基础上,加强品牌营销,提升松茸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从有资源到有产品、从有优势到有品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2.问就业怎么拓展: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一体推进。加强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加强与用工企业的对接,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群众就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我州实际,引进和培育一批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如民族服饰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鼓励返乡创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支持,吸引更多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加快零工市场建设,规范零工市场管理,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保障。
    3.问农村改革怎么深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农民以林地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对帮扶项目资产的监管和盘活利用,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对已建成的产业项目,要加强运营管理,提高项目收益;对闲置的项目资产,要通过招商合作、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防止资产闲置浪费。
二、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