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XX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2025年上半年,XX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文化立镇、特色兴镇、电商活镇、民生稳镇、人才强镇”发展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乡镇文化底蕴。一是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专班,组织开展全镇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梳理出古民居、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各类遗产X项,其中新增发现清代古驿道X条、民国商号旧址X处。编撰《XX镇文化遗产名录》,收录民间故事、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X项,拍摄《百年XX》纪录片X集,系统记录本土文化发展脉络。上半年接待省、市级文化调研团队X批次,XX村古民居群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已被正式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实施遗产修复工程投入资金X亿元,启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X个。重点修复XX古村落核心区,修缮明清建筑X栋,复原古戏台、祠堂等公共建筑X处,铺设青石板路X公里,古村落原貌恢复率达X%。抢救保护传统技艺,建立壮族织锦、竹编等非遗传习所X个,聘请X名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教学,培训学员X人次,带动非遗产品销售额增长X%。三是传承历史文脉举办“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开展非遗展演、古建研学等活动X场,吸引游客X万人次。为弘扬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本土文化,特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本土文化课程”,精心编写教材X套,开展教师培训X名,确保覆盖学生X人,激发青少年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同时,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对X处重点文物实施三维扫描和影像录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展示,迄今已实现累计点击量达X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二)推进特色小镇打造,提升乡镇品牌影响力。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结合资源禀赋,确定”文旅融合+绿色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编制《XX特色小镇发展规划(2025-2030)》。重点发展三大产业:以古村落、非遗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以有机水稻、生态果蔬为主的绿色农业,以手工艺品、农产加工为主的特色轻工业。上半年三大产业产值占比达X%,成为镇域经济支柱。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投入X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建成小镇客厅X个、游客服务中心X处,配套停车场X个、旅游厕所X座。改造集镇风貌3.2万平方米,统一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X族元素”,铺设仿古街道X公里,新增特色商铺X家。开通小镇旅游专线X条,连接主要景点和交通枢纽,日均发车X班次,方便游客出行。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注册“XX古镇”区域品牌,通过参加国际旅游展、举办文化节等方式推广,上半年接待考察团、媒体记者X批次,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X次。培育特色产品品牌,开发“古镇三宝”(非遗织锦、生态米、手工茶)等系列产品X种,入驻电商平台后销售额达X万元。上半年特色小镇接待游客X万人次,综合收入X亿元,品牌知名度从年初的X%提升至X%。
(三)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助力农产品走出乡村。一是构建线上销售平台,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X个、村级服务站X个,配备电脑、冷链设备等基础设施,实现“网货下乡、农产进城”的双向流通。与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紧密合作,开设“XX特产馆”,吸引入驻商家X家,上架农产品X种。其次,培育本土直播团队,培训主播X名,开展直播带货X场,单场最高销售额达X万元,上半年电商总销售额突破X亿元,同比增长X%。二是拓宽销售渠道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产品展销会X场,与X市、X市等城市的超市、社区签订直供协议X份,建立线下销售点X个,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实施“农产上行”专项推进活动,着力推介生态米、沃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通过“预售+团购”的创新销售模式,助力农户提前锁定销售订单,有效规避了农产品滞销风险,上半年预售额实现X万元,成绩斐然。三是完善电商产业链投入X万元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冷库容量达X吨,配套冷链车X辆,实现生鲜产品48小时直达全国。培育电商配套企业X家,提供全方位的包装设计、物流配送等服务,有效降低农户电商运营成本X%。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X种农产品贴上专属的“二维码身份证”,确保消费者能够便捷查询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信息,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可信度。
(四)推进养老服务完善,关爱老年人生活。首一是投入X亿元资金,大力推进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该中心占地面积达X亩,规划床位X张,同时配备了医疗护理、文娱活动等多功能区域,成为乡镇级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据统计,上半年已有X位老人入住,床位使用率高达X%。此外,我们还积极改造了X个村级幸福院,新增床位X张,并配备了X名护理人员,为农村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有效覆盖了周边X万名老人。二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与镇卫生院合作,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安排医生坐诊、护士巡诊,上半年开展健康检查X人次、康复护理X次。开展“智慧养老”试点,为X名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定位等信息,累计预警意外风险X次,及时救助老人X名。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活动X次,提供理发、洗衣、心理疏导等服务,覆盖老人X人次。三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落实高龄补贴政策,为X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X万元,覆盖率100%。建立困难老人帮扶机制,为X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每月服务时长不少于40小时。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X期,培训人员X名,持证上岗率达X%,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上半年老人对养老服务满意度达X%,较去年同期提升X个百分点。
(五)积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为乡镇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制定并实施《XX镇人才引进若干措施》,通过推出“住房补贴、创业扶持、子女入学”等X项优惠政策,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对于携带项目、资金返乡创业的人才,将给予最高X万元的创业补贴。在上半年,已发放补贴X万元,成功吸引X名大学生、X名企业家返乡,带动投资X亿元。二是培育本土人才实施“本土人才培育计划”,开展种养技术、电商运营等培训X期,培训农民X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X名、乡村工匠X名。建立人才数据库,收录各类实用人才X名,组织他们开展技术服务X次,解决农业生产难题X个。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X名,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本土人才干事热情。三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乡村人才创业园,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指导等服务,入驻项目X个,带动就业X人。积极与XX大学、农科院等权威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X位行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定期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助力解决生态种植、产品研发等关键问题X项。同时,创新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X名关键人才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有效解决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X个,确保人才能够安心留下来,为发展贡献力量。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存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文化遗产尚未得到有效保护,X处古民居存在倒塌的潜在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人才断层问题,X项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比例不足X%。同时,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仍具挑战,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不良倾向。
(二)特色小镇建设进度滞后。X个重点项目因征地拆迁、资金拨付等问题推进缓慢,完成投资仅占计划的X%。公共交通线路的稀疏以及停车位的短缺,特别是在节假日高峰期的拥堵现象,已成为制约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周边乡镇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亦不容忽视。
(三)电商产业基础较薄弱。当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