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主题发言稿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主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学院的X,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就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进行主题发言。
    首先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最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请您用四个形容词来简单概括。大家对自己最愿意交往的人可能各有各的看法。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在这里不好做出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丰富多采的词语中,诚实、守信一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大家都听过:2001年,南京冠生园食品公司竟然对前一年没有卖完的过期变质月饼进行重新炒制,用陈馅制作新月饼。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南京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散落的“南京冠生园”月饼,一时令环卫工人大为头疼。南京冠生园由此亏损严重,一蹶不振。2002年2月4日南京冠生园终因资不抵债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百年名牌究竟毁于谁手稍微想想,我们都能得出答案:是冠生园食品公司自己,正是它欺骗广大消费者的不诚信行为导致了其自身的毁灭。冠生园的衰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诚信的巨大威力,也让我们去思考这个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全社会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中国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做诚信之表率。然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实在让人无法乐观。我初步总结,大学生诚信危机主要有如下几点表现:
    (一)弄虚作假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高校均会有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罚的。而且作弊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复制+粘贴”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有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夸大或制造虚假履历、证书的方式来拔高自己的“实力”。“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成为广受追捧的校园流行语。
    (二)信用意识缺乏
    一是骗贷逃贷。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不少大学生签约时过于随意,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有更好的归宿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随意违约的行为,给一些学校声誉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无可否认,不诚信的大学生只是少数,但他们影响的却是整个大学生队伍的声誉。针对大学生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这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因素
    现阶段,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唯利是图,而相应的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缺乏有力的监督,使守信者未得到应有的鼓励;失信者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不诚信有利可图。这种状况使整个社会信用体系都受到污染和侵害,高校诚信教育必然受其影响。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中国家庭教育却普遍存在缺陷。一方面,家长更多时候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惟一标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而优则仕”观念一直主宰着家长的思想,而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却放在第二位、甚至末尾。另一方面,父母自身的一些失信行为也淡化了诚信教育效果。
    (三)自身因素
    有的大学生是非观念淡薄,意志不坚定,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迷失方向,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四)高校因素
    首先,部分高校出于自身名誉、声望的考虑,也存在一些不诚信行为,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形成二元悖论;其次,部分高校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在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各类评优中的不正之风、学术研究中的失信等。这也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阻碍。
    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峻现实,我们该怎么解决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立足“两课”阵地,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要适当增加诚信教育在“两课”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典型案例教学、法律旁听、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