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巡视办调研巡视整改工作时的讲话

在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巡视办调研巡视整改工作时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专程到省纪委监委机关和省委巡视办调研,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整改的新部署新要求,研究部署我省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的重点任务。刚才,我们实地查看了巡视整改信息化平台运行情况,听取了省委巡视办和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的汇报。总体感到,近年来全省巡视巡察机构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扣“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巡视整改的深度、力度和实效仍有提升空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巡视整改的政治内涵和战略意义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整改是巡视工作的“落脚点”和“经验交流”。全省各级党组织必须从“三个维度”深化认识、扛牢责任。
    (一)巡视整改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中央巡视工作规划明确要求,把整改落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经验交流。从我省情况看,前两轮巡视反馈的“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耕地保护责任层层递减”等问题,表面看是工作作风问题,根子是政治立场、政治担当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必须把整改作为严肃政治任务,从政治偏差校准、政治责任落实、政治生态净化的高度来推进,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巡视整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短板补齐等任务艰巨。巡视发现的“招商引资重签约轻落地”“开发区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发展理念偏差、治理能力不足。整改不是“补课”,而是“纠偏”“赋能”。要通过整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比如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问题,推动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创新机制;针对“营商环境评价与实际感受脱节”问题,建立“企业满意度”核心指标体系,真正把整改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巡视整改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契机。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推动巡视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从我省查处的典型案件看,“一把手”腐败、官商勾结、工程领域“裙带腐败”等问题,在巡视反馈中均有预警。整改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比如,对“国企领域靠企吃企”问题,既要严查个案,又要推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还要开展“廉洁家风”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二、突出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
    巡视整改是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全周期管理”,重点破解“三类难题”。
    (一)破解“责任悬空”难题,构建整改责任闭环。当前,部分地方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整改“沙滩流水不到头”现象。要压实“四方责任”:被巡视党组织要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必须当好“施工队长”,对重点问题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整改监督责任,建立“审核把关+现场督查+问责追责”机制;组织部门要统筹抓好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整改,将整改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巡视机构要履行统筹督促责任,完善整改情况“双反馈”“双公开”制度。对整改不力的,要严肃约谈“一把手”,典型问题通报曝光。
    (二)破解“纸面整改”难题,强化整改过程管控。要建立“三张清单”制度:问题清单需精准定位责任主体,明确问题表现、责任人员及具体事例,如标注“某县乡村振兴局张某在产业项目验收中走过场”;整改清单要细化措施颗粒度,设定“分阶段目标+节点时限+协同单位”,例如“6月底前完成产业项目可行性论证,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局配合”;成效清单须建立可量化指标体系,如“产业项目投产率达80%以上”“群众人均增收超2000元”。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趴窝”问题为例,不能仅满足于“资金拨付率提高”,要建立产业项目台账,实施“周调度、月通报”,追踪到“厂房建设进度”“设备采购合同”等关键节点,同步开展群众增收动态监测,通过入户调查、银行流水核验等方式确保实效。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巡视整改智能管理系统,集成“问题录入-任务分派-进度填报-成效核验”全流程模块,设置超期预警阈值,对临近整改期限的自动推送督办通知,对超期30天未整改的“亮红灯”并启动问责程序。
    (三)破解“就事论事”难题,深化标本兼治。要树立“整改系统观”,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变种”,在全省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不仅清理整合重复率超60%的政务APP、工作群组,更建立“新应用准入联审机制”,要求新增政务数字化项目须经党委督查室、网信办、财政局三方联审;针对“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问题,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公安经侦系统、审计大数据平台数据贯通,构建“红黄蓝”风险预警模型,对“投标IP地址一致”“报价呈规律性差异”等12类异常情形自动触发预警。要推动建章立制,对整改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如制定《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实施细则》,明确“项目审批、执法检查、干部选拔”等8类重点事项,规定“口头干预须48小时内书面报备”“过问留痕纳入廉政档案”,并配套“责任倒查”条款,对隐瞒不报的从严追责,切实扎紧制度笼子。
    三、强化成果运用,以巡视整改成效助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巡视整改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要聚焦“三个重点”,做好“结合文章”。
(一)聚焦“国之大者”,服务保障发展大局。要把整改融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三个高地”建设,开展“护航行动”。具体而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