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安队伍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安队伍的调研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这是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XX市公安局党委展开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调研,试图探索一条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路径。
    一、XX市公安队伍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制情况:XX市公安局为正县级建制,辖11个县公安局、3个城市分局、4个企业分局,有内设机构25个、纪检监察派驻机构1个,其中,正县级建制2个(驻局纪检组和交警支队)、副县级建制13个、科级建制11个。
    (二)人员编制情况:全市有政法专项编制2947个,实有人员8511人,其中,授衔民警3273人,占总人数38%;事业编工人、干部2390人,占总人数28%;警务辅助人员2848人,占总人数34%。
    (三)人员结构情况:从授衔民警年龄来看,30岁以下170人,占比5%;31-40岁1333人,占比41%;41-50岁1103人,占比34%;51-60岁667人,占比20%。从授衔民警学历来看,研究生学历77人,占比2%;本科学历1552人,占比47%;专科学历1644人,占比51%。从授衔民警性别来看,女性380人,占比12%;男性2893人,占比88%。
    (四)警力配置情况:18个县、分局授衔民警2599人,占总授衔人数79%,其中,基层派出所647人,占县、分局授衔人数25%。市局机关授衔民警674人,占总授衔人数21%,其中,交警支队340人,占市局授衔人数50%。
    二、当前公安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来看,近年来,公安队伍状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些问题和情况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警务运行机制不畅。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警务组织形式和警务工作模式,现行的职能配置、警力配置、资源配置已严重滞后于警务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发展要求。比如,工作层层部署、程序繁琐,说的人多,做的人少,许多警力耗费在开会部署、检查跟踪、请示报告等层面。再如,在案件侦办中经常需要多个技术部门提供支持,往往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基层实战应用、制约整体效能发挥。再比如,当前,传统违法犯罪正加速向以电信、互联网等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转移,借助网络的新型犯罪日益增多,而全市公安队伍中信息科技警力五年增幅不到5%,全市拥有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114名,仅占全部授衔民警的3.4%,实际从事公安信息化建设运维和实战应用的民、辅警仅有503人,占全部实有警力的5.3%。传统违法犯罪加速向信息网络领域蔓延扩散与警务人员向信息化转型更新迭代缓慢的矛盾十分突出,符合大数据治理需求的复合型信息化警务人才缺乏,间接影响和制约了一部分信息化警务设备使用价值的发挥。
    (二)警力配比结构不适应。全市公安机关总警力数为8511人,其中,授衔民警3273人,事业编工人干部等2390人,文职辅警651人,勤务辅警2197人。真正拥有执法权的民警数占总警力数的比例仅为35.46%,不足40%的授衔民警要带领超过半数的警务辅助人员开展执法办案活动。个别县分局的警民比远低于全省万分之十二的平均水平,宝塔、洛川不足万分之七,子长不足万分之十。授衔民警分布不合理,基层派出所占比较小,导致如宝塔分局凤凰派出所警力长期处于超负荷、轮番式值班备勤状态,警力无法正常倒班运转。年龄在41周岁以上的授衔民警和事业编工作干部占比为43%,个别基层所队授衔民警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退居二线,而95%以上的辅警人员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下,这些人往往因为年富力强而扎根在执法办案第一线,工人干部、辅警“挑大梁”、担当工作主力,给规范执法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公安队伍能力素质不强。队伍素质短板较多,少数民警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滞后于实战要求,不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办案,普遍性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有的民警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调解纠纷、不会独立办案,大案破不了,小案管不住;业务警种专业作用发挥不够,随着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信息化、新型化,公安机关破案的专业性、实效性明显跟不上。比如,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部分被抽调民警不能迅速吃透吸收新规章、新制度、新要求,出现对政策法律把握不住、黑恶定性把握不准和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查而不深等问题,给后期调查认定带来困难,缺乏在依法收集证据、采取强制措施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中央督导组明确指出,有些地区存在“对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施赌博的新型犯罪缺乏警惕性,防范打击的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过去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演变为当前复杂案件查办难度增加与一线民警相对落后的打防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违纪违法问题高发。我们对近五年来XX公安队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分析,2013年—2018年间,全市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共有138起,涉及181人。其中,违反工作纪律70起,占比达到55%;因玩忽职守导致执法非正常死亡的有7起,导致嫌疑人逃脱的13起;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9起;收受贿赂、谋取好处,吃拿卡要、违反办案程序的有41起。这些案例中涉嫌违法的有28人,其中,涉黄1人、涉毒6人、涉赌11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有20人。
    三、原因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大局观念不强。大多数领导干部和民警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虽然达到了熟知,但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对进入新时代,公安机关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缺乏敏锐的警觉性和洞察力;有的部门本位思想突出,不注重、不愿意与其他警种、部门融合发展;有的领导思维模式比较固化,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以新理念新思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执法为民初心淡化。人民性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要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有少数公安民警在工作态度上存在“生、冷、硬”问题,有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该告知的事项不一次性告知,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我们惩处了经开分局李渠派出所的让人民群众因为户口变更先后跑了16趟的反面典型。有的服务态度较差,对待群众面孔冰冷、语气生硬,引起群众的反感和不满;有的责任心不强,对待群众不热心,解释工作不耐心,观察群众不细心,帮助群众不诚心,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警民关系。
    三是教育训练针对性不强。面对新常态,目前的“训”满足不了“战”的需要。一是训练内容狭窄、实效性不强。由于受条件限制,训练主要是一般性的体能、技能和警务战术训练。二是训练形式单一、枯燥,效果不明显。主要是队列队形及跑步等体能训练为主,缺乏应用技战术的实战性及实用性,导致民警临战意识不强,应变能力不高。三是模拟演练程序化、战训明显脱节。针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多发性群体突发事件和暴力恐怖犯罪,组织教学式、程序化的模拟演练明显适应不了实战的需要。由于教育训练针对性不强,导致民警的素质能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
    四是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监督意识不强。有的不敢监督,好人主义盛行,怕得罪人、伤情面;少数人不愿被监督,认为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二是合力不足。具有监督职能的纪检监察、督察、审计、法制、政工、信访等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沟通协作,对具体工作的监督、配合不够紧密、步调不够一致,经常出现多头监督,交叉重复等现象,难以适应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的现实需要。三是落实不力。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口头监督、会议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重违纪违法问题查处,轻作风纪律监管的现象。同时,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和其社交圈、生活圈缺乏有效监督,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没能盯紧看牢。
    四、对策建议
    善于认识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我们认为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是根本。文化育警就是解决思想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公安队伍“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公安队伍立根、塑魂、树形象的有效途径。因此,XX市公安局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重塑公安机关文明形象作为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初心教育、能力提升的一条主线,立足于讲政治、敢担当、勤学习、转作风、稳后方,以期探索一条打造文明规范高素质公安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立警之本。坚持对党忠诚,筑牢思想根基,必须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一是理论武装要跟上。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全警培训必修课,让广大民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二是实践活动要同步。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的要求,精心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把党建工作落实、落细。各警种和各县、分局及时启动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好“公安大讲堂”、红色教育基地,讲好党课,多方位地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分析、XX精神等理论宣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举行团体竞赛活动,活跃警营气氛,丰富警营文化,激发队伍活力,展现圣地公安队伍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民警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永葆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
    (二)坚持把敢担当作为从警之基。敢担当是公安民警的基本素养,必须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敢于讲真话、做实事,不怕得罪人,“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是衡量公安民警是否有担当意识的重要标尺。一是要勇于担当。要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工作理念,做到善于负责、善于作为、敢抓敢管、真抓真管,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讲真话,不当老好人。面对困难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过错,敢于承担负责。二是要善于担当。担当要有过硬的本领作为支撑,要不断提升把握大局的谋划力,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善于抢抓机遇,寻找机遇。要不断提升结合实际的创造力,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把握民情,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要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树牢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敢啃“硬骨头”,真正把小事做精致、把大事做精彩。三是严于担当。担当不能坐而论道,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拿出绣花功夫,严谨行事、精益求精,要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严格要求自己,“为人避事生平耻,在其位要司其职”,要以担当之心、担当之身践行担当精神,严于律己。
(三)坚持把勤学习作为育警之道。学无止境,全体公安民警要端正学习态度,与时俱进,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学什么,做到学理论强根本、补思想强根基、重实践强基础,学为所用、学用相长,提高公安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开展全警培训,深化“轮值轮训、警种分训、随岗培训”等机制。市公安局组织了开展“从零开始、全警集训”,对全市所有公安民警、辅警“全覆盖”,培训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党纪国法、警纪警规和《文明形象规范》。所有参训民警,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学历高低,都全部清零,开展一次全员“初任民警”教育培训,必须以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让全体民警知敬畏、有底线、正风纪,找到从警初心、回归从警初心。二是紧跟信息化步伐,响应科技强警战略。要积极适应现代警务要求,全面铺开“纵横智慧”警务工程建设,即建成XX城区智能化综合执法办案中心和公检法一体化物证管理中心“两个中心”;建成新警综平台,横向实现实战警务指挥平台、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执法办案综合管理平台和“智慧监管”平台的“四个贯通”,确保从接派警到情指调度到案件办理再到投送看押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抓住“三秦警务云”上线机遇,做到所有公安市级平台技术手段与省厅“三秦警务云”一个互融,分步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信息化现代警务运行新模式,做到横向贯通、纵向互融闭环式管理,以信息科技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