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上半年,市人力社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加快转变服务方式,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各项工作任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稳就业保民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截至6月底,55家大学生见习基地登记见习人员106人,发放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560.88万元,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享受就业补贴2078.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0 万元,贷款贴息104.79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3万元,创业社保补贴33.8万元。二是优化就业服务。加强贸易摩擦下对美出口企业用工监测,走访对接99家企业,对符合条件的58家涉美贸易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022.72 万元,惠及职工1.72万人。推进“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完成沿江、大田及涌泉等三地招标,累计摸排就业需求1.84万条,服务594人。三是加大岗位开发。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春节后组织12家重点企业携1200余个岗位赴南充市嘉陵区开展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50余人。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招募创业导师4名,开展“贷你创业”助力行活动10场,服务人次1250人。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754 人,帮扶重点群体就业5422人,重点群体帮扶率100%,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强保障惠民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开展“全民参保 共享美好”社保大培训活动85场次,培养近4100名社保规划师,为群众提供参保缴费规划和养老待遇测算等服务。建立12.08万人城乡居保参保数据库,“村村覆盖”、“点对点”落实提档宣传,截至6月中旬,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提至665.5元,较2024年底提升14%。二是落实社保待遇调整。及时落实2024年度新增退休人员预发转计发工作,对重新核定的养老待遇按时补差,惠及群众7500余人。1-5月全市各险种待遇合计支付金额31.85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支付约19.87亿元,城乡养老基金支付约4.05亿元,机关养老基金支付约5.23亿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支付约1.76亿元。共办理工伤认定申请1085件,开展劳动能力鉴定5场次,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931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7338万元。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严格落实高风险业务100%稽核抽查比例要求,内部抽查高风险业务3957笔,发现问题业务5笔,问题整改率达100%。以跨部门数据比对精准识别重复参保、死亡服刑等风险,接收部、省及其他单位疑点数据234条,已核实处理92条,追回基金19.37万元。
    (三)聚人才促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对接需求引人才。结合XX医疗化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才计划”和“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开展“一校一企”对接活动20余场,共计举办集市日招聘会15场次,公益性综合招聘会2场次,大型综合招聘会3场次,赴省内外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1场次。二是搭建平台聚人才。高标准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市9家博士后工作站已进站2人;大田臻城创业创新园已有9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入驻;“500精英”创业项目已落地6个,今年第一批入选“500精英”创业项目8个研究方向涵盖氢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已有2个创业项目开始办理落地相关手续中。三是提升服务留人才。深入推进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以“专窗+小站”模式,借助全市4个基层站点,实现就业创业、人才招引、生活关怀等5大类共计45个人才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全办理。高效兑现各类人才经费,截至目前共审核发放高校毕业生安家补贴2706.54万元,“特殊支持”计划奖励246.56万元,人才房票补贴645.6万元。四是涵养沃土育人才。广泛开展技能职业体验和职业教育周活动,组织5场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练激励技能成才。完成5个技能培训基地(站点)建设,新增1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人入选省特支青年技能人才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技能培训6898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76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83人。
    (四)构和谐维稳定,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加强欠薪治理。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累计处理欠薪投诉2920件,其中12345信访件497件,110联动1145件,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733件,省安薪码欠薪线索平台案件406件,为5517名职工追回工资9304.3万元,欠薪线索办结率100%,无省、市督办涉劳资纠纷案件,未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二是提升调解仲裁质效。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工作主线,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立案524件,立案受理案件涉及劳动者人数524人,其中社会保险154件,劳动报酬216件,确认劳动关系74件;当期审结案件472件,涉案经济标的1898万元,调解250件,裁决94件;仲裁结案率为84.6%。三是维护信访稳定。统一政务投诉咨询举报平台共受理信访件1087件,其中来访19件,同比减少47.22%,来信12件,12345热线来电件674件,同比减少22.53%,网上投诉件382件,同比减少8.39%;共处理行政争议案件16个,无败诉、被纠错情况。
    (五)优服务提效能,人社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立足群众“就近可办”“多点可办”需求,首次将灵活就业登记、参保等5个高频事项延伸至工商银行XX各网点,实现40多项人社服务事项下沉,网点覆盖率达80%以上。同时开展经开区企服中心“放权事项回头看”检查,共抽查办件30件,整改问题3项,企业满意度评价达99%。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协同住建、教育、银行等部门,持续拓宽社保卡发卡渠道,提升社保卡应用水平。截至6月底,共计发放实体社保卡82249张,推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11项重点场景应用服务集成融合。持续推进人社业务系统信息化管理,共完成数据回流提取24次,涉及数据218万条,完成737人次的账号权限变更。三是优化考务保障。持续优化考试组织流程,完善标准化考场建设,强化考务人员培训,确保公务员、事业编等各类人事考试平稳有序实施。截至6月底,共计组织各类笔试、面试19场,服务考生16252人次,已完成509名公务员、事业编等招录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落实2025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发布;深入推进“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日常运营水平,进一步满足企业和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家门口办”的服务需求。
    二是全力推进社保提质扩面。深入推进“全民参保 共享美好”大培训活动,通过动态台账管理推进城乡居保提档和企业职工扩面。适时根据省厅部署启动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业伤害保障。优化待遇资格认证服务,依托部门数据比对扩大静默认证范围,引导群众通过”浙里办”等平台自助认证。
三是着力提升人才引育质效。办好第七届“梦享古城 智创未来”国际高层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