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乡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全面回顾、系统总结前一阶段全单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效与经验,开门纳谏、听取意见,并对下一阶段巩固深化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研究部署。刚才,几位来自基层一线、代表委员和党员群众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中肯、深刻、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饱含着对我们工作的期待与鞭策,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坚决整改,确保群众的声音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成效卓著,经验弥珍,全面从严治党根基持续夯实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单位党委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可以说,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教育,全单位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纪律观念都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为推动XX单位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清风正气。
首先,思想理论武装得到了新加强。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我们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构建起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专题读书班研学、基层党支部跟学的“三位一体”学习矩阵。累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28次,举办专题辅导报告5场,各级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党课60余次,实现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通过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悟,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短期安排,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激浊扬清的作风旗帜,是必须长期坚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家进一步弄清了“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从“要我做”的思想自觉转变为“我要做”的行动自觉,筑牢了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
其次,顽瘴痼疾整治取得了新突破。此次学习教育,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聚焦“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单位性会议数量压减了22%,印发各类文件简报减少了18%。“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成为常态,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牧区草场、田间地头开展调研90余人次,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个。针对过去一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中梗阻”问题,我们优化了流程,明确了时限,尤其是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惠民资金的发放上,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发放周期平均缩短了10个工作日,确保了党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温暖到每一位群众心坎上。
再次,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新融合。作风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我们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涵盖了畜牧业技术指导、子女就学、医疗保障、法律援助等多个方面。例如,针对去年冬季雪情,我们组织党员先锋队,为偏远地区的60余户牧民及时送去了价值近50万元的应急饲草料,有效保障了牲畜安全越冬。今年开春的接羔保育关键期,我们的农牧业技术专家驻扎在XX嘎查,手把手指导牧民科学育幼,使新生羔羊成活率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这些具体而微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切身感受到干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党心民心凝聚得更紧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单位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单位党委,向所有为这次学习教育付出努力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检视,刀刃向内,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用更加审慎、更加严格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刚才大家的发言和我们日常掌握的情况看,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一是“思想疲劳”的苗头有所显现。随着学习教育集中期的结束,少数干部产生了“过关”思想、“松劲”情绪。认为该学的学了,该改的改了,可以“歇歇脚、喘口气”了。有的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又回到了老习惯、老路子上去,对于一些需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这种思想上的懈怠,是作风问题反弹回潮的最大风险点,一旦放松警惕,过去的努力就可能付之东流。
二是“隐形变异”的形式值得警惕。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深入,一些“四风”问题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比如,不必要的会议看似减少了,但一些时间更长、效率更低的视频会议、线上会议却增加了,基层干部同样不堪其扰。又比如,公款吃喝等明目张胆的行为少了,但转入单位内部食堂、项目点、偏远农牧家乐的“一桌餐”等问题时有发生。再比如,一些调研不再追求“迎来送往”,却变成了“设计路线”“经典盆景”式的走秀,对真实情况浅尝辄辄、不求甚解。这些潜滋暗长的变异问题,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整治难度更大。
三是“服务群众”的效能仍有差距。一些干部虽然做到了“门好进、脸好看”,但仍然存在“事难办”的问题。对群众的诉求,有的习惯于程序性答复,缺乏主动协调、跟踪到底的责任心;有的政策解释不精准、不透彻,让群众“听得懂、看不明白”,导致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后一百米”。根据我们近期对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工单的分析,群众反映的关于草场流转合同纠纷、人畜饮水安全、养殖技术服务等问题中,有近15%的办理效率和满意度有待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宗旨意识树得还不够牢,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还有待加强,距离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少数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牢、党性修养不纯。对这些问题,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避重就轻。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深挖根源、靶向治疗,坚决打好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
三、标本兼治,久久为功,以优良作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同志们,评估总结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把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过硬作风保障XX单位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第一,必须在深化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筑牢思想防线。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