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党支部问题查摆清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25年度基层党组织问题查摆工作的通知》要求,县住建局党支部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通过支部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查摆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经梳理汇总,共形成5大类18项具体问题,现清单如下:
一、理论学习“热在表面”,学用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
党支部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但对照“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求,仍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温差。
1.学习计划“上下一般粗”,缺乏住建特色。年初制定的《2025年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主体内容照搬县委宣传部下发的《理论学习指导清单》,未结合住建系统“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燃气安全管理”等核心业务细化学习主题。例如,二季度安排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学习,仅组织通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相关章节,未结合“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拉动内需”“老旧小区改造如何引入市场化运营”等住建领域具体问题展开研讨;三季度“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虽提及“绿色建筑”概念,但未延伸至“装配式建筑推广难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长效机制”等业务痛点,导致学习内容与干部岗位职责“贴得不紧”。
2.学习方式“重形式轻实效”,入脑入心不足。支部虽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但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多以“领学文件+观看视频+会议记录”为主,缺乏互动交流。比如,5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时,仅安排分管安全的副局长领学《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未组织党员结合“近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谈反思、提对策;7月学习“党纪处分条例”时,采取“闭卷测试+知识竞赛”形式,但对“如何防范工程招投标领域廉政风险”“如何在审批环节杜绝吃拿卡要”等具体问题缺乏针对性解读,导致部分党员“学过即忘”“考完就丢”。据党员学习笔记抽查显示,3名同志的笔记存在“抄标题、补要点”现象,内容与支部学习计划存在时间错位;2名同志的心得体会照搬网络范文,未体现个人真实感悟。
3.学用转化“学归学、做归做”,指导实践乏力。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公里”未打通,未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住建难题的实招硬招。例如,学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后,虽认识到“老旧小区改造要倾听群众意见”,但在具体推进中,仍存在“重工程进度、轻居民需求”问题——今年3月启动的南环路片区改造项目,前期仅通过社区公示栏发布征求意见公告,未深入小区召开“板凳会”,导致部分居民提出的“增设电动车充电桩位置”“保留老槐树”等诉求未被采纳,施工期间多次引发群众投诉;学习“数字经济”相关论述后,对“智慧住建”平台建设仅停留在“安装监控摄像头、搭建数据大屏”层面,未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燃气巡检路线”“如何利用BIM技术提升工程监管效率”等具体应用场景,平台建成半年来,数据利用率不足20%。
二、服务群众“浮在面上”,宗旨意识践行存在“温差感”
党支部始终强调“住建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但对照“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要求,仍存在“脚步到了、心意没到”的问题。
1.调研走访“打卡式”完成任务,问题解决“挂空挡”。虽制定《支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实施方案》,要求每月至少1次下沉社区、工地、企业,但部分党员存在“完成任务”心态。比如,二季度开展的“住建领域民生问题大排查”中,有的党员仅到联系点社区“转一圈”,与物业、业委会负责人聊几句,未入户走访普通居民;有的党员将调研变成“资料收集”,对“某小区电梯频繁故障”“某工地夜间施工扰民”等问题,仅记录在本子上,未按程序转交相关股室跟踪督办。今年上半年,支部共收集群众诉求42件,其中15件因“调查不深、责任不清”未及时办结,3件因“推诿扯皮”被群众二次投诉(如某老旧小区化粪池堵塞问题,先后被推给社区、物业、市政股,拖了1个月才解决)。
2.政策宣传“自说自话”,群众获得感“打折扣”。在推进“燃气安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惠民政策时,存在“重文件传达、轻通俗解读”现象。例如,今年4月开展“燃气安全进万家”活动,仅发放《燃气使用手册》,未针对老年群体制作“图文版安全指南”;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宣传中,仅通过社区公告栏发布通知,未组织“现场答疑会”,导致部分居民对“政府补贴比例”“低层住户补偿标准”等关键信息不了解,主动申请意愿不高——全县符合条件的12个小区中,仅3个提交申请,其中2个因“业主意见不统一”中途搁置。
3.窗口服务“重效率轻温度”,群众体验“有落差”。虽推行“一站式”服务,但部分窗口人员仍存在“机械办事”倾向。比如,房产交易窗口对“二手房过户”材料审核严格,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异地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未主动提供“上门收件”“延时办理”服务;工程质量监督窗口在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时,仅告知“按程序调查”,未主动跟进处理进度,导致部分农民工“多次跑腿”;公积金办理窗口对“异地贷款”政策解释不清,今年6月有群众反映“材料齐全却被要求补充证明”,经核实是工作人员对最新政策掌握不牢,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三、作风建设“松在日常”,担当作为存在“软骨病”
党支部虽持续纠治“四风”,但对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要求,仍存在“不愿担当、不敢较真”的现象。
1.工作落实“重部署轻督导”,重点任务“打折扣”。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任务,存在“会议布置多、跟踪问效少”问题。比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中,虽制定了“百日攻坚”计划,但对个别乡镇“排查进度慢、鉴定标准松”的问题,仅发通报未问责;城市更新项目中,对“某片区拆迁滞后的原因是干部畏难情绪”这一关键问题,支部未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导致项目比原计划延迟3个月开工。今年上半年,支部牵头推进的5项重点工作中,2项因“督导不力”未达时序进度,1项因“标准降低”被上级通报。
2.攻坚克难“绕道走”,矛盾问题“往上交”。面对复杂矛盾时,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比如,在处理“某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中,支部第一时间协调人社、信访部门介入,但未深入调查“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施工方恶意欠薪”等根本原因,仅督促支付部分工资了事,导致问题反复;在推进“某老旧小区飞线充电整治”中,因涉及居民习惯改变,支部未主动协调消防、物业等部门制定“集中充电棚建设方案”,而是简单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引发居民抵触情绪。
3.创新突破“求稳怕错”,发展动能“提不起”。对“智慧住建”“绿色建筑”等新领域探索不够,存在“按老经验办事”倾向。比如,在“智慧工地”建设中,仅满足于安装监控设备,未开发“安全隐患智能预警”功能;在“绿色建筑推广”中,仅落实上级补贴政策,未主动对接企业研发“本土适用”的节能材料;在“物业管理改革”中,沿用“政府主导”模式,未探索“业主自治+市场化服务”新路径,导致部分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低、服务质量差,群众满意度长期在70分以下徘徊。
四、党建与业务“融在表面”,引领作用存在“空心化”
党支部虽提出“党建+住建”工作思路,但对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要求,仍存在“两张皮”“一般化”问题。
1.责任传导“上紧下松”,党建责任“空转”。支委班子虽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但存在“重业务考核、轻党建考评”现象。比如,季度考核中,业务指标(如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占比70%,党建指标(如学习次数、活动参与率)仅占30%;对党员的“双积分”管理(党员积分+业务积分),未将“党建引领业务”成效纳入积分项,导致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今年上半年,2名业务骨干因“党建活动请假多”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但支部未及时约谈提醒,引发其他党员“党建不重要”的错误认知。
2.载体设计“生硬嫁接”,融合实效“打折”。虽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建+重点项目”等活动,但载体设计与业务贴合度不高。比如,“党员先锋岗”仅挂牌在办公室,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