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法院院长座谈会暨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暨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和全省中级法院院长研讨班暨“走前列”工作推进会精神,特别是要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及其配套的省委“十五条措施”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行动纲领。会议旨在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与保障,为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年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刚才,会议通报了全市法院上半年的审判执行质效情况,中院民一庭、宣教处作了工作总结,部分基层法院围绕品牌创建、化解矛盾、提升质效等主题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各分管院领导也对分管工作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明确要求。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全省标杆、全国一流”和全省法院“上台阶、创一流、走前列”的目标定位,以贯彻落实《意见》为总牵引,按照“九个一”工作体系和六项重点工作的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大工程”,强理念、强主业、强管理、强基础,整体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走前列”的步伐更加坚实,可以说,我们用担当和实干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半年答卷。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在此,我代表市中院党组,向辛勤工作在审判执行一线的全体干警,向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审视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司法审判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厚爱,为我们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实现审判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半年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仍有提升空间,司法服务保障大局的精准性、能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司法改革的系统集成效应尚未完全显现,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还需持续用力。我们决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及省委“十五条措施”,结合下半年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以更强自觉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
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法院最根本的要求。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全市法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要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到审判执行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联系实际思,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生动司法实践。
第二,要坚决贯彻党的绝对领导,在知行合一中彰显政治担当。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们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贯彻落实《意见》,首要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全市两级法院党组要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健全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重大案件、重大事项的制度机制。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精于从法治上办事情,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审判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第三,要全面扛起政治责任,在狠抓落实中体现政治效果。衡量我们政治能力高低,最终要看抓落实的成效。《意见》和省委“十五条措施”为我们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关键在于落实。全市法院要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逐条逐项对标对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XX法院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把抓落实的过程,作为检验政治忠诚、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的过程,确保每一项工作部署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司法成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履职尽责,以更大作为护航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找准司法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高水平的司法供给,为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一,要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要主动对标市委关于“六个建设”的目标任务,将司法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以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契机,结合落实市委的“提升清单”、主题承诺以及6.0版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持续深化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和“1+2+3”专项行动。要全面做实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机制,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让企业家在我市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要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犯罪,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第二,要聚焦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案件质效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最直接的渠道。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巩固和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要常态化开展审判数据会商研判,紧盯“案-件比”、审理期限、发改率、服判息诉率等核心指标,精准分析短板弱项,靶向施策、补齐弱项。要持续加强执行管理,深化立审执一体化协调配合机制,穷尽执行措施,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提升首次执行到位率和执行完毕率,努力让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变为“真金白银”。
第三,要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工作。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协同推进市域、县域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要健全完善“3+N”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体系,加强府院联动,推进行政争议的源头预防和实质性化解。在刑事审判中,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也要依法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保罚当其罪。要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环境资源、少年审判“三审合一”改革,以专业化审判提升司法保护水平,为平安XX、法治XX建设贡献更多法院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靶向攻坚,以更高标准深化“三大工程”的内涵建设
“三大工程”——司法品牌创树、司法能力提升、司法管理优化,是我们推动法院工作内涵式发展、实现“走前列”目标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不懈,向纵深推进,务求取得更大实效。
第一,要持续擦亮司法品牌,打造XX法院的“金字招牌”。品牌建设是提升法院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巩固拓展首轮品牌建设验收成果,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好全省重点品牌项目,特别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数字执行”两大品牌,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示范效应。同时,要鼓励各基层法院、各业务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深挖特色亮点,培育更多“小而精”“专而优”的司法品牌,推动形成“一院一品”“一部一特色”的生动局面,让品牌矩阵的规模持续扩展、效应充分释放,最终汇聚成XX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持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