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区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区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区圆满完成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并对新班子履新后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加昂扬的斗明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我区基层治理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区委组织部的同志通报了换届工作的整体情况,几个乡镇(街道)和新任村(社区)书记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也倍感振奋。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深刻认识本轮换届工作的重大成果与深远意义
    历时数月,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21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面顺利完成。整个过程组织严密、程序规范、风清气正,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选举结果令人满意,社会反响普遍良好。可以说,这是一次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成功换届。回顾总结这次换届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展现出“一升、一降、一优化”的崭新气象,为我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升”,是班子整体学历层次的大幅提升。知识就是力量,学识决定眼界。我们欣慰地看到,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了43.1%,较上届提升了14.6个百分点,增幅创下历届之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首次实现了全区所有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成员的全覆盖。这批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不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变化,更是为基层注入了新的思想观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开阔的发展视野,必将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一降”,是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的显著下降。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希望在青年。本轮换届后,全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至41.1岁,比上届降低了6.2岁。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例达到了34%,并且每个村都配备了年轻干部,彻底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班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局面。这批“新生代”力量的涌现,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熟悉网络,他们的到来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使我们的基层组织更加富有朝气和战斗力。
    “一优化”,是班子来源结构的全方位优化。我们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渠道、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新班子中,女性成员比例提高到30%以上,有效发挥了“半边天”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一大批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有成之士进入班子,把市场经济的理念、敢闯敢拼的精神带到了基层一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超过95%,交叉任职比例大幅提高,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两委”不协调问题,强化了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这种多元化的结构,使得新一届班子来源更广泛、结构更合理、基础更扎实。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的结果,是换届工作指导组和全体工作人员日夜奋战、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此次换届工作付出艰辛努力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换届的圆满成功只是我们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如何把“选好人”的成果,转化为“干好事”的实效;如何把换届中凝聚的党心民心,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
    二、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历史方位与核心要命
    同志们,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我区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市区一体、绿色发展、产业强区、书香XX”建设的关键时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就是我们扎根基层、团结群众、推动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你们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关系到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一,肩负起新使命,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之基在基层,力量之源在群众。村(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两委”班子强不强,直接决定了党在基层的形象和影响力。大家作为新一届的“班长”和班子成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才能让群众真心实意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第二,迎接新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当前,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带来的社区管理难题;如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这些都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大家必须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努力成为懂治理、善治理的行家里手,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第三,抢抓新机遇,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路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群众看我们,不仅看经济发展了多少,更看生活环境改善了没有,办事方便了没有,公平正义实现了没有。我们常说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都要通过扎实的基层工作来体现。大家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离群众最近,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感受最深。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聚焦重点任务,奋力开创新一届“两委”班子担当作为的崭新篇章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要迅速进入角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五点希望,与同志们共勉,就是要努力当好“五种人”。
    第一,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对党忠诚作为履职之本。
    政治属性是基层组织的第一属性,政治过硬是基层干部的第一标准。大家是群众选出来的,但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要坚决执行决策。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决不能在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更不能出现“中梗阻”现象。要自觉把本村(社区)的工作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三要严守政治纪律。要始终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书记要当好“班长”,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班子成员要主动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第二,要做发展上的“领路人”,把推动振兴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村(社区)“两委”班子强不强,最终要靠发展成果来检验,要用群众的口碑来衡量。一要盘活资源谋发展。每个村、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家要沉下心来,对本地区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产业基础进行一次再梳理、再审视。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有效路径。比如,我们区林业资源丰富,就要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动脑筋、想办法,做好“山”的文章。有文化特色的村,就要做好文旅融合的文章。二要壮大集体经济。这是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引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总开关”。要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要规范管理集体“三资”,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集体成员。三要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要把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作为分内之事,主动为辖区内的企业排忧解难,当好“店小二”。要积极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乡贤能人、优秀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第三,要做治理上的“开创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