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上的发言

在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诗人前辈,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生X,非常荣幸能作为本届夏令营的营员代表在此发言。
    与在场人文学科的同学们不同,我所学专业与诗歌没有关联,写诗基本是靠个人摸索。我在读大学前一直是接触旧体诗词,加入X大学诗词协会后才开始学习现代诗。所谓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地翻看诗集,拿到哪本就读哪本。重大诗协有项固定活动叫“每月评诗会”,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各自的作品,分享情绪,交流观点。我参加了七年的评诗会,最深刻的体会是,交流,尤其是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实在非常重要,效果完全不是线上能比的。所以说,今天的星星夏令营是非常有价值的诗歌活动,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青年诗人们在这里相聚,摆脱屏幕和键盘对遣词造句的束缚,充分捕捉对方每一次发言的语调、神态和情感,从而产生不只来源于诗歌字词本身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从交流瞬间的细微之处产生的,来自于“诗”与“人”的结合与呼应,有着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套用里尔克的话来讲,在一个诗人的思想里会有千百个被人忘记的瞬间又重新苏醒,这些瞬间以崇高的情绪充实着这个思想,而这次诗歌交流活动中无数的瞬间,都是在为在场每一位青年诗人未来的诗歌道路预备下深厚的力量。
从营员名单上不难发现,大家都是90后和00后,最大的是92年,最小的是05年,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处于各个学业阶段、年龄阶段的朋友都能相互交流、有所收获。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对现代诗写作的一点想法。我自己的写作,经常在词语的密度、表意的效果以及作品的完整性等方面有些不足,我也观察到一些同龄人的作品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遗憾,所以我非常热衷于读旧体诗词,不仅是读古人的,也读今人的,并且经常和现在写作旧体诗词的青年诗人交流。我的体会是,由于诗词有体裁上的字数要求,所以对表意抒情的把控已精确到了每个字,所谓“一字不可移易”,确保每个字都有效。我觉得这是值得现代诗写作者借鉴的。除了文本层面的学习,旧体诗词里的造境、问道,非常吸引我。我个人很希望把旧体诗词中的那种纯粹的自然状态引入我的写作中,探索一种古典意象之外的古意,也就是洛夫说的由“一个庞大而深厚的文化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