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部署我市为期三个月的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凝心聚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代表,市环卫集团、市政集团主要负责人等,共计150余人。刚才,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区、县镇、*街道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谈了工作进展,也提出了下一步打算,思路清晰、措施具体,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的重大意义
城乡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是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完成城乡道路硬化32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30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从2020年的78%提升至2024年的92%,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一定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城乡环境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市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现象反弹,仅*路、*街就排查出流动摊贩120余个;农村“脏乱差”问题尚未彻底根治,县镇仍有30余个自然村存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全市尚有5个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制约着我市的长远发展。
一是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城乡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才能让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去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较前年增加15天,但PM2.5浓度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微克/立方米,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二是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个城市的环境面貌,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通过环境整治,成功吸引了*集团、*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就业1.2万人。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例如,*市通过实施城乡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吸引了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2024年GDP增速较我市高出2.3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改善环境就是提升竞争力。
三是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是检验干部作风的经验交流。城乡环境整治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各级干部发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作风。在去年的区老旧小区改造中,该区住建局局长同志带领团队连续三个月奋战在一线,解决了管线改造、群众协调等200多个难题,提前完成15个小区的改造任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8%。但也有个别单位存在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现象,导致县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拖延了半年之久,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必须以此次整治行动为契机,锤炼干部作风,提升治理能力。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精准有力举措推动城乡环境实现质的提升
此次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期三个月,从今年5月开始至7月底结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全面开展市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
市区是城市的“脸面”,必须下大力气整治提升。一是加强主次干道精细化管理。对全市50条主次干道实行“一路一长”负责制,由市级领导担任路长,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巡查。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问题,5月底前要完成所有违规户外广告的拆除工作,预计拆除面积达8000平方米。同时,增加机械化清扫频次,主干道每日清扫不少于3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以上。二是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0个,涉及居民3.5万户,投入资金5.8亿元,重点解决管网老化、停车位不足、绿化缺失等问题。对200条背街小巷进行硬化、亮化、美化,6月底前完成*街、*巷等50条示范小巷的改造,打造“一步一景”的街巷环境。三是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20座,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缓解停车难问题;对市区10个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休闲设施和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更多休闲好去处。
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借鉴*市的经验,建设全市城乡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城管、环卫、市政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问题发现、交办、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目前,平台一期建设已投入1200万元,预计6月初上线运行,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二)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农村环境整治是此次行动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五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全面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一是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投入2.3亿元,为每个乡镇配备压缩式垃圾车2辆、垃圾桶500个,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闭环体系。6月底前,确保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到100%,*县、*县要建成2个县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解决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解决人口集中区域的污水治理问题,投资3.5亿元,在30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150公里,7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年底前投入运行。对分散居住的农户,推广小型湿地、三格式化粪池等简易处理设施,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三是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重点整治农村乱搭乱建现象,5月底前完成全市范围内的排查登记,6月份集中拆除违法建筑,预计拆除面积1.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小游园,利用闲置地块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风貌。
县镇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他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去年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各地要学习借鉴这一做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乡环境的底色,必须持续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一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扬尘污染管控措施,对建筑工地实行“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管理,5月底前对全市200个在建工地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改。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完成1.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确保冬季供暖期间空气质量稳定。二是推进水环境治理。对全市5条主要河流实行河长制管理,开展河道清淤、沿岸绿化等工作,清理河道垃圾5000吨,新增河岸绿化30公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3个县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