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科副科长转正述职报告

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科副科长转正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市局党委的关心、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加强业务学习,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不折不扣落实好岗位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持续提升政治素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X、X等内容。通过参加市局党委组织的专题读书班、聆听专家讲座,系统学习《X》等重要著作,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主题教育期间,我牵头组织科室开展“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结合税收经济分析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3篇,其中《X》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调研文章。
    充分利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学习兴税平台自学、集体研讨交流、企业调研走访等机会,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成效。2023年累计参加线上培训24次,线下专题讲座12次,记录学习笔记5万余字。特别是在学习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我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制作《经济政策与税收分析关联解读》课件,为科室全体成员进行专题辅导,推动政策理论与工作实践深度融合。
    通过持续学习,我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参与撰写《X》时,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导向,将新发展理念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确保税收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二)迅速转变角色,勇于担当履职尽责
    随着工作岗位和职责的变化,我迅速转变工作角色、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1.税收分析有成效
    作为科室业务骨干,我牵头完成多项重大分析任务。撰写的202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通过构建“税收-经济”关联指标体系,精准刻画全市经济恢复态势,获得X副市长“数据扎实、分析透彻”的肯定性批示,并被市委政研室及市政府研究室内刊《X》全文转载。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分析中,我带领团队建立“政策效应-企业行为-税收变化”分析模型,发现缓税政策对装备制造业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该成果引起财政部关注,被省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并在《X》刊载。
    《xx市近五年工业投资项目税收分析》是我参与的又一重点课题。通过整合15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工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模型,系统梳理出“投产未达效”“达效未满产”等5类问题企业,分析报告被纳入《X》,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工业强市”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工作能力有提升
    在总局举办的“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服务高质量发展”分析应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我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部轮次综合成果撰写。特别是在第四轮成果起草中,我负责的“产业链供应链分析”模块,通过构建“上下游关联度”“供应链集中度”等指标,精准刻画全市重点产业链韧性,该部分内容被总局评为“优秀分析案例”。省局税收经济分析处专门来信表扬,肯定我“在数据挖掘和模型构建方面展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全省税收经济分析工作会议上,我代表X市局作《构建“三位一体”调研机制服务领导决策》主题发言,系统介绍我局建立的“问题发现-分析研究-成果转化”闭环机制,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会后,3个地市局专门来电咨询具体实施细节。
    3.团队合作有突破
    作为科室负责人,我始终坚持“团结出战斗力”的理念。在人员管理上,推行“老带新+专带全”的传帮带机制,安排资深分析师与年轻干部结对,2023年共开展专题培训18次,帮助3名新入职干部快速掌握分析技能。在项目执行中,创新“模块化分工+集成化作战”模式,将重大课题分解为数据采集、模型构建、报告撰写等模块,由不同小组负责,最后集成整合,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与统计、发改、工信等部门的协作也取得新突破。2023年联合开展“重点行业税源调查”,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相关成果被市政府《决策参考》采用5次。特别是在服务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联合工信部门建立“税政联动”机制,为32家企业提供定制化税收分析服务,助力2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巨人”。
    (三)严守纪律规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作为党员干部,我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参加市局组织的“廉政教育月”活动,撰写廉政心得2篇。在分析工作中,严格遵守数据保密规定,建立科室数据使用台账,确保税收数据安全。在项目评审、经费使用等环节,坚持民主决策、公开透明,2023年科室“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还需加强
    虽然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还不够系统深入,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分析方法、分析工具方面还存在短板。例如,在学习“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论述时,未能及时构建相应的税收安全分析指标体系。
    (二)工作创新的力度还需加大
面对税收经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