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聚焦主责主业主线,谋划宣传系统落实组织路线的实践路径

中心组发言:聚焦主责主业主线,谋划宣传系统落实组织路线的实践路径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邃,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解是前提,关键在落实。对照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要求和“五个抓好”的重点任务,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特殊性质和职责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找准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宣传工作本质上是在做人的工作、思想的工作、凝聚人的工作,这天然地与党的组织建设目标高度契合。因此,我们要精准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效能,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真功、求实效。
    一、在强化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上下功夫,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一)要深化首要任务认知:系统布局理论学习教育。总书记强调要“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作为宣传部门,抓好自身及推动全社会的理论武装是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精心组织策划系统内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其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宣讲辅导。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特别注重青年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理论培训,建立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导师制度,为新入职人员上好“理论第一课”
    (二)要创新阐释传播体系:增强理论穿透力说服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生命力在于掌握群众。要组织理论专家队伍和研究力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内在逻辑体系和实践要求,结合XX发展实践,深入开展研究阐释,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有XXX辨识度的研究成果。要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理论传播体系,办好理论学习专栏、专刊、专题网页。精心组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活动,深化“宣讲进基层”行动,广泛运用“板凳课堂”、“网络直播”、文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基本原理”讲成“常识道理”,把“宏大叙事”讲成“身边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奋斗力量
    (三)要促进实践转化运用:彰显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理论武装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引导宣传干部自觉运用党的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指导推动工作。建立常态化调查研究机制,鼓励宣传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XX市文化强市建设、意识形态安全、媒体深度融合等重大课题,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举措、推动创新的本领。宣传部门要带头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有效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XX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在构建大宣传格局上下真功,提升组织体系的贯通效能
    (一)要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落实组织路线,必须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宣传部门要自觉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健全完善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运作机制,更好发挥其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重大事项,通报重要情况,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重要问题。推动健全宣传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组织、统战、政法、教育、文旅、网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形成目标同向、资源同享、步伐同步的强大合力
    (二)要贯通三级组织体系:打通工作落地链条。对标总书记关于组织体系“最初一公里”、“中间段”、“最后一公里”的论述,着力健全完善宣传思想工作贯通到底的组织链条。在市级层面,要提升宏观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协调督办的效能,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和宣传文化问题的研判处置。在区县层面,要指导督促党委宣传部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工作指导和资源配置,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本地得到有效承接和执行。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要着力强化宣传委员(宣传干事)配备和能力提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壮大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如文化能人、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等),确保党的声音有效到达基层末梢,筑牢宣传工作的坚实底部支撑
    (三)要拓展新兴领域覆盖:延伸组织触角手臂。针对当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两新”领域日益成为思想活跃地带的实际,必须创新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着力消除盲区和空白点。探索在规模较大、影响力强的民营文化企业、网络平台公司等建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度。加强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平台党建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文联、作协、记协等行业协会的组织桥梁作用,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网络意见领袖、独立制作人等的联系服务、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探索建立“网络同心圆”党建工作模式,将网络领域的组织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将不同群体的思想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宣传队伍上下实力,积蓄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一)要严把政治首关标准:确保队伍忠诚可靠。宣传部门是政治机关,宣传工作是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永远是第一位的。要严格落实总书记关于“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的要求,将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贯穿于宣传干部和人才的引、育、管、用全过程。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在考察识别干部时深入了解其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情况。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强化日常了解和分析研判,对那些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动摇、态度暧昧,甚至在各种噪音杂音面前“失语”“失声”的干部,要坚决调整,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核心岗位牢牢掌握在政治可靠的人手中
(二)要强化“四力”本领锤炼:提升专业履职能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宣传干部不仅要有政治定力,还要有高强的专业本领。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将其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组织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练强脚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实情民意;练就眼力,强化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培训,提高辨别是非、把握大局、洞察本质的能力;提升脑力,加强深度思考和研究能力培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