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长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汇报材料

财政局长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县财政局,结合上半年财政工作实际,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主线,就全县经济运行中的财政表现、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简要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情况:在“稳”与“进”中承压前行,为全县发展筑牢资金保障网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复苏波动、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重点税源行业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全县财政系统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紧扣县委“1234”发展战略,聚焦“保基本、兜底线、促发展”核心任务,在“开源”上挖潜力、在“节流”上动真格、在“增效”上求突破,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财政收入“量质齐升”,但增长基础仍需加固
    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口径增长X%),占年初预算的XX%,超序时进度X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同口径增长X%),税收占比达XX%,较去年同期提升X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从收入构成看,呈现“三增两稳”特点:一是制造业税收成为“主引擎”。得益于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扩能升级,相关企业税收同比增长XX%。比如,X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投产后,上半年实现税收XX万元,同比翻两番;XX粮油集团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加工利润增长,贡献税收XX万元,同比增长XX%。这两家企业税收增量占全县制造业税收增量的XX%,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支撑。二是建筑业税收逐步“回稳”。随着全县“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提升等12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带动建筑企业产值同比增长X%,相关税收同比增长X%。但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同比下降XX%,拉低整体税收增速X个百分点,反映出税源结构对单一行业的依赖仍未根本改变。三是非税收入实现“规范增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清理盘活国有资产(如闲置的XX学校校舍出租)、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非税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占比达XX%,较去年同期提高X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税收增长缺口。
    但客观来看,财政收入增长仍面临“两大压力”:一方面,税源基础依然薄弱。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年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仅X家,占比不足X%,“顶梁柱”企业数量偏少;另一方面,政策减收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累计落实减税降费XX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XX亿元),惠及市场主体XX户次,虽激发了市场活力,但也对短期财政增收形成压力。
    (二)财政支出“精准滴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XX%(高于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具体呈现“三个聚焦”:
    聚焦“民生大事”,托牢底线暖民心。上半年教育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重点推进XX中学扩建、XX小学新建项目,新增学位XX个;卫生健康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支持县人民医院新院区设备采购、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基层诊疗能力提升工程覆盖全县XX%的行政村;社会保障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低保金、困难群众救助金,惠及群众XX万人次。特别是在“一老一小”服务上,县财政追加XX万元专项经费,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X个、普惠性托育机构X家,切实解决了老年群体“吃饭难”、婴幼儿“入托贵”问题。
    聚焦“发展要事”,精准发力强支撑。统筹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券等资金XX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其中,安排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XX亿元,对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赋能给予补贴,撬动企业投入XX亿元;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XX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扶持(如XX镇猕猴桃基地扩建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XX万元,惠及脱贫户XX户;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XX亿元,支持XX高速连接线、XX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为县域经济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聚焦“改革难事”,优化机制提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XX个部门、XX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压减低效无效支出XX万元;推进“财政云”系统全流程监管,实现从预算编制到资金支付的全链条监控,资金拨付效率提升X%;探索“跨部门资金统筹”模式,整合农业农村、水利、乡村振兴等领域分散资金XX亿元,集中用于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避免了“撒胡椒面”式投入。
    (三)风险防控“稳中求进”,财政运行总体安全
    始终把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作为“底线工程”,强化债务管理、库款调度和基层财政监管。截至6月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XX亿元(控制在上级核定限额内),隐性债务化解进度达XX%(超年度目标X个百分点);库款保障水平保持在X个月以上(高于警戒线X个月),确保了工资发放、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不断档。同时,针对乡镇财政“三保”压力大、自给率低的问题(部分乡镇自给率不足X%),县财政通过“乡财县管”动态监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上半年下达乡镇转移支付XX亿元),有效缓解了基层“紧平衡”状态。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财政痛点:问题导向下的深度审视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税源结构“单而不强”,增长动能转换滞后。全县税收收入中,制造业虽占比提升至XX%,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如建材、化工)税收占比仍达XX%,新兴产业贡献不足。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XX%),导致相关税收(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同比减少XX万元,占税收减收总额的XX%。此外,本地企业“总部经济”特征明显,部分规上企业总部在外地,税收结算“外流”问题突出(据测算,年外流税收约XX亿元),制约了财政增收空间。
    (二)收支矛盾“有增无减”,平衡压力持续加大。一方面,刚性支出只增不减。下半年需保障教师工资提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医保补助标准提高等新增支出XX亿元;另一方面,收入增长动能减弱。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预计下半年税收增速将回落至X%左右,非税收入因国有资产盘活空间收窄(剩余可盘活资产仅XX亿元),增收潜力有限。初步测算,全年财政收支缺口约XX亿元,需通过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弥补,财政紧平衡状态将进一步加剧。
    (三)基层财政“弱而不稳”,治理能力亟待提升。部分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基础薄弱,存在“重收入、轻管理”倾向,个别乡镇存在超标准列支、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上半年审计发现此类问题X起);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XX岁),专业能力与新形势下的财政管理要求存在差距,特别是在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亟需加强培训和指导。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以“破局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县大局多作贡献
    下半年,全县财政系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紧扣“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主线,重点抓好“四篇文章”,全力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
(一)做好“聚财”文章,在“开源”上挖潜力,夯实财政收入基础。一是培植壮大税源“新动能”。聚焦新能源、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设立XX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扩能升级(如重点扶持XX新能源三期、XX食品深加工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引进的总部经济企业给予X年税收返还奖励(最高XX万元),力争年内新增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X家。二是深挖非税收入“潜力股”。全面清查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目前已梳理出可出租资产XX处、面积XX㎡),通过公开招租方式盘活,预计年增非税收入XX万元;规范特许经营权出让(如公共停车场、户外广告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