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中心组发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全局出发,深刻认识会议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
    一、铸魂固本,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此次会议再次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不仅要求我们健全完善在市委坚强领导下,高效协同、执行有力的城市工作机制,更要求我们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穿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选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补划等核心业务领域的具体操作中。要始终坚持规划工作的政治属性,在涉及城市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确保规划意图与党的方针政策同频共振、高度一致。要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规划方案审议、项目用地审批、重要资源调配等关键环节,自觉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工作要求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为城市发展行稳致远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要深刻认识到,任何脱离党的领导的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都将迷失方向、丧失根基。
    二、系统运筹,精准把握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这一科学方法论。会议精辟指出,要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这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这要求我们彻底摒弃过去简单扩张、粗放管理的传统路径依赖,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系统观念重新审视和引领城市发展。在规划层面,意味着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并以此为基础,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构建“多规合一”的空间治理蓝图,确保各类要素配置与城市整体功能、承载能力相匹配。在资源管理层面,意味着要从生命有机体的角度,看待土地、水、矿产、森林、湿地等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价值转化。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特别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城市生态系统,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本底,科学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增强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真正实现山水城人的和谐共生。要深刻理解“有机生命体”核心在于要素联动、循环代谢、持续进化,这决定了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包容性和韧性。
三、人民至上,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价值立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是贯穿此次会议始终的灵魂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这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