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工作推进座谈会的发言

公务员工作推进座谈会的发言
    近几年来,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解决农村人才缺乏、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面向社会及高校招录了一大批乡镇公务员。这些大学生公务员补充到农村基层后,不仅充实了乡镇干部队伍,有效地改善了队伍结构,也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从社会和高校招录乡镇公务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边远欠发达地区招录的外省籍乡镇公务员存在心态浮躁、工作不踏实,甚至辞职等现象,影响了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农村工作的发展。为此,xx县建议招录乡镇公务员应考虑地域要求,尽可能招录本省籍大学生,以解决外省籍乡镇公务员中普遍存在的思想不稳、工作不实、生活不适等诸多“水土不服”问题。
    外省籍公务员在工作、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一是语言不通,交流困难。由于南方农村地区绝大部分农民群众都讲当地方言,很多外地公务员一时期内在和老百姓谈话谈心、处理纠纷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中不能顺畅地交流,导致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误会,影响了乡镇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例如,我县x镇新录用的山东籍公务员小王在处理宅基地纠纷时,因未能准确理解村民“屋前三尺滴水界”的方言表述,误将排水沟规划位置前移,引发村民集体投诉。这种因语言误解导致的工作失误,在新人入职初期平均每月发生2-3起。调研显示,83%的外省公务员需要6个月以上才能基本听懂工作方言,而熟练运用方言开展群众工作则平均需要1.5年。
    二是饮食差异,生活不适。乡镇食堂饮食条件和饮食习惯让很多外省籍公务员难以适应,他们经常是少吃或不吃,然而以乡镇的现有条件,一时间很难改变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他们的“畏难心理”。在最近新录用的一名河南籍公务员就因饮食不惯而离职。
    三是环境不熟,难以融入。乡镇工作的“乡土性”特征与机关规范化要求存在天然张力。苏北籍公务员小张在参与村级换届选举时,对“宗族议事”“老人说理”等非制度化决策方式感到困惑,按程序公示的候选人名单反而引发村民质疑“不懂规矩”。这种工作机制的差异,导致76%的外省公务员在入职半年内出现过“按章办事却碰壁”的经历。人文环境的融入难度更大。客家地区的“围龙屋议事”传统、潮汕地区的“拜神祈福”习俗、西南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歌圩”等文化活动,都需要长期浸润才能理解其社会功能。Xx乡的xx籍公务员因拒绝参加村民的“xx节”祭祀活动,被认为“看不起本地文化”,后续开展工作时遭遇明显抵触。
    四是返乡不便,逢节思亲。由于乡镇弹性的工作机制使得周末形同虚设,乡镇干部也就要长期留驻农村。就是到了节日假期,对于外地尤其是外省籍公务员来说,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费用高,回家探亲也难以实现。与家庭的聚少离多使得他们更想家思乡,自然有“到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的念头,久而久之,难免懈怠工作最终离岗离职。以我县xx镇为例,长期独居导致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该镇2020届湖北籍公务员小赵因连续三年未能回家过春节,出现持续性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最终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调研显示,68%的外省公务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19%达到“需要心理干预”的程度。这种情感缺失直接削弱了职业认同感,“想调回家乡工作”成为离职的首要诱因。
    五是未成家立业,难以扎根。外省公务员在本地婚恋成家困难,也是导致其难以安心扎根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基层工作的高强度和封闭性压缩了社交空间,多数乡镇公务员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周末加班常态化使得他们无暇拓展社交圈。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差异也成为婚恋障碍,本地青年及其家庭更倾向于选择“门当户对”的同乡,对外省籍干部存在“不稳定”“终将离开”等刻板印象。
    六是期待过高,情绪受挫。由于受“公务员=铁饭碗=高收入”舆论影响,很多人盲目报考公务员,认为不论何省何地,只要进入这个系统就行,对报考地情况不了解,对农村基层的环境估计不足,对将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准备不充分。到任后,往往出现因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工资待遇的地级差异,未达到预期,心理产生落差,工作热情消退。
七是跳板心理,得陇望蜀。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全国赶考”的更是大有人在,所以很多外省籍乡镇公务员在录用前就存在不稳定因素,想以乡镇公务员为跳板,先就业再等待机会择业,或一边拿着公务员工资一边躲在房间复习准备考研。三年来,xx县新招录的乡镇公务员中有4人因为考研、考其他地区公务员而离职。与此同时,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加剧流动意愿。乡镇编制的“天花板效应”明显,外省公务员普遍缺乏本地人脉资源,晋升速度相对缓慢。数据显示,本地公务员从科员到副科级的平均年限为5.2年,而外省公务员则需要7.8年。这种发展差异使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