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XX街道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XX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紧密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整体来看,上半年街道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向好。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与成效
    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为此,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街道党工委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理论素养。
    一是抓好“关键少数”,发挥中心组引领作用。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坚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上半年共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学习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与上级部署,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等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年初,中心组围绕开好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紧密结合区情,于1月15日组织全体干部专题学习贯彻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确保区委的决策部署在街道落地生根。在7月24日召开的半年工作分析研判会上,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以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下半年工作。
    二是覆盖“绝大多数”,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开展常态化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全覆盖、无死角。上半年,各社区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超过100场次,参与党员群众达4000余人次。我们创新学习方式,将“文件学”与“现场学”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赴XX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压实工作责任,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街道党工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和社区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分析研判会,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党工委书记XX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逢会必讲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上半年,共召开专题研判会2次,党工委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4次,有效确保了对意识形态领域动态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反应。
    二是加强各类阵地管理。我们深知,宣传思想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为此,街道对辖区内所有意识形态阵地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常态化监管。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对街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所有宣传载体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2轮专项督查,整改问题27项。具体包括:全面清理更换了辖区内15处破损、陈旧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对8个社区的电子显示屏播放内容进行了统一规范和实时更新;对街道和社区两级的微信、QQ工作群进行实名制管理,及时清理已调离人员,杜绝了信息泄露和不当言论风险。针对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等文化阵地,我们完善了图书借阅和更新机制,清理下架了部分内容陈旧、存在价值导向偏差的图书,并补充采购了600余册弘扬主旋律的新书,有效提升了文化阵地的吸引力和服务效能。
    (三)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着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一是构建舆情监测处置体系。成立了由宣传委员牵头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建立了“7×24小时”舆情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涉及街道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安全稳定、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舆情动态。上半年,共监测到各类网络舆情信息58条,其中一般性舆情55条,较大舆情3条,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有效处置。通过快速响应、权威发声、妥善处理,舆情办结率达到100%,有效化解了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风险。
    二是提升舆情应对实效。我们不仅满足于事后处置,更致力于事前预判和事中引导。今年5月,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反映XX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度缓慢、影响居民出行。舆情监测小组发现后,2小时内即上报街道主要领导。街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详细解释了施工难点和调整后的工期计划,并公布了监督电话;另一方面,由街道领导带队,会同社区和施工方,次日即在小区内召开现场居民沟通会,面对面解答疑问、听取意见。这一套“线上+线下”组合拳,迅速平息了负面情绪,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超过95%的居民对此表示认可。通过类似事件的成功处置,街道的舆情响应效率较以往提升了约60%。
    三是壮大正面主流声音。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和亮点成效,精心策划宣传主题。上半年,在市、区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40余篇,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18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30万人次。重点宣传了“暖心安居”工程、“文明楼道”创建、“最美家庭”评选等一系列民生项目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讲述了动人的XX故事,传播了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念,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一是在理论学习的转化运用上仍有差距。虽然学习频次和覆盖面得到了保证,但部分干部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将理论学习成果与自身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行合一的成效不够显著。
二是在阵地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上仍需提升。尽管开展了多轮排查,但在一些非官方、非正式的阵地管理上,如居民自发建立的各类微信群、社交圈等,还存在监管盲区和引导乏力的现象。如何在新兴网络阵地中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