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汇报:强基固本促发展 经济建设谱新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我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全县**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其中经营收入**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村**个,占比**%;50万元以上村**个,占比**%;100万元以上村**个,占比**%。现将我县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产核资强根基,筑牢经济发展底盘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全面摸清集体“三资”底数,规范管理,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政策,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一)全面清查,摸清“家底”。我们秉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组织专业工作专班,对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进行地毯式清查。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核查、走访群众等方式,详细登记每一笔资产、每一块资源、每一笔资金的信息。在清查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资产资源的权属是否清晰、合同签订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共清查农村集体资产**亿元、集体经济承包合同**份、集体债权**万元、集体债务**万元。通过清查,我们全面掌握了农村集体“三资”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规范合同,化解风险。在清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集体经济承包合同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如合同条款不清晰、承包期限过长、承包价格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合同进行逐一审查,对不规范合同进行分类梳理,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全县共完善不规范合同**份,有效化解了潜在的经济风险,保障了集体资产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提高合同的执行率。
(三)强化监管,完善制度。为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我们制定出台了《**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明确了“三资”管理的职责、流程和监督机制。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实现对农村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发包的实时化、动态化管理。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三资”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和处置。此外,我们还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应用及规范化建设培训会议**次,累计培训**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对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多元路径促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在夯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础的同时,我们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盘活资源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我们深入挖掘农村集体闲置或低效利用的资源资产,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推动集体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对闲置的校舍、厂房、仓库等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和规划,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出租或出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对集体拥有的林地、荒地、滩涂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通过盘活资源资产,全县多个行政村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的显著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整合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针对财政扶持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我们积极整合各类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力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将相关资金统筹安排,重点投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通过整合资金,我们在多个乡镇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园区,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推动联合经营,实现优势互补。我们鼓励相邻村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联合发包、租赁、合作等方式,开展规模化经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根据各村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引导产业相近的村联合发展特色产业,共同打造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一些农产品种植集中的区域,多个村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营销,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联合经营,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四)深化村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我们积极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引导村集体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以土地、资产等入股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企业则利用村集体的资源和劳动力,发展产业项目,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我们鼓励企业在农村建设生产基地、加工厂等,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通过村企合作,不仅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五)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我们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在光伏产业方面,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座光伏村级电站,总规模达**kW,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多个项目村年均集体增加收入**万元。我们还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景点、搭建电商销售平台等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三、产业融合激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我们立足本地特色农业产业,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激活农村内在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一)果业服务现代化,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在苹果产业方面,针对果农在农机装备投资大、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我们由村集体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购置先进的农机设备,为果农提供开沟施肥、弥雾喷药、果实采摘等全程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服务,不仅降低了果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合作社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全县多个村通过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果农收入的双增长。
(二)香菇产业规模化,实现多方互利共赢。针对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家一户制棒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大棚建设资金投入大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由村集体牵头建立标准化制棒车间,集中为菇农提供托管制棒服务,有效降低了制棒成本,提高了菌棒质量。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规划建设香菇大棚,以合理的价格租赁给菇农经营,既解决了菇农的资金压力,又增加了村集体的资产性收入。此外,香菇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菇农”的利益共享机制。去年,全县多个村通过香菇产业增加集体收入**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三)药材产业精细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我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我们由村集体出资购置分级选药、切片初加工等设备,为广大中药材种植户和药企提供种子提纯、药材分级、切片初加工等专业化服务。通过开展精细化加工,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品质和附加值,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村集体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壮大了集体经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