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林长制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深耕林长制 厚植生态美
全力谱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市林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落实省总林长会议和本次市林长会议部署要求,以林长制为抓手,推动林业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现将**市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链条,构建林长制工作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将林长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全面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成立由我担任第一林长、市长担任林长的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级林长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林长制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构建市、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全市共设立市级林长15名、乡级林长236名、村级林长1185名,实现林长责任区域全覆盖。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制度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制定出台《**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市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林长制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考核标准。建立林长巡林制度,市级林长每季度至少巡林1次,乡级林长每月至少巡林1次,村级林长每周至少巡林1次。2024年,全市各级林长累计巡林1.2万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860余个。同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年度考核与日常督查相结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问责,确保林长制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主要交通干道、林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林长制公示牌1200余块,公示各级林长姓名、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林长制宣传月”“生态保护进万家”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举办专题讲座50余场,提高广大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综合施策,推动林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市紧紧围绕林长制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国土绿化、产业发展、资源保护等工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好国土绿化,全域扩绿增绿。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编制《**市国土绿化总体规划》,明确绿化目标、布局和重点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创新绿化方式,注重乔、灌、草相结合,生态林与经济林相搭配,着力提升绿化成效。一是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完成S336、G320等主要交通干线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里程200余公里,打造绿色景观通道。开展水系绿化,对邵水河、桐江等主要河流两岸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滨水生态绿带30公里。推进荒山造林和石漠化治理,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石漠化治理0.8万亩,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0个,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师生等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024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5万人次,植树50万余株。同时,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开展“认种认养”“以资代劳”等活动,拓宽义务植树渠道,提高群众参与度。三是加强森林抚育和管护。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完成森林抚育面积5万亩,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护,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2024年,全市新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8.6%。
(二)抓好产业发展,全面兴绿富民。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强产业发展谋划,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森林“四库”联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一是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建设油茶种植基地1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万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市共有油茶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油茶籽5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中药材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中药材3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二是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等林下经济模式。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立体种养模式,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个,带动农户2万余户。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达1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三是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流光岭水库省级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2024年,全市森林生态旅游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等,推动林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抓好资源保护,全程护绿守绿。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放在首位,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全覆盖防控、全过程管护、全方位管理,坚决守住林业安全底线。一是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播放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加强火源管理,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设置防火检查站,严格管控进山人员和火源。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防火隔离带200公里,购置防火设备500余台套。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支、半专业队伍23支,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024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二是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市、乡、村三级监测网络,设立监测点120个,配备专职监测员200名。加强疫情监测和调查,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