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七一:与九旬党员的初心对话

写在七一:与九旬党员初心对话

    在党的第104个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怀着崇敬与寻根的心,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探访了乡里的两位九十七岁高龄的老党员,他俩不仅年龄相同还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看望,更是一次跨越时间长河的初心叩问与精神洗礼。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深深沟壑,然而,当话题触及入党岁月,那略显浑浊的眼眸瞬间被点燃,迸发出穿越时光、永不褪色的信仰之光。那些被光阴浸润的红色记忆,如同陈年佳酿,历久弥醇,让我在历史的厚重回响中,真切触摸到忠诚与奉献那沉甸甸的千钧分量。
    布鞋情深:一针一线映丹心
    见到xx老人,她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动作利落,全然不见老态。儿媳迎上前,话语间满是敬重:“婆婆身子骨硬朗,就是耳朵有点听不清楚了。她那双巧手啊,当年可给红军做过不少布鞋!”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记忆的闸门缓缓开启:“那年头,山里的红军在九星宫扎营,苦啊,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昏黄的油灯下,十几岁的少女心怀赤诚,夜以继日地做布鞋。为了避开敌人耳目,她假借走亲戚之名,将凝结着心血的布鞋,悄悄送到战士手中。那一双双布鞋,是黑暗中的星火,温暖了战士的双脚,更点燃了他们前行的信念之火。临别时,老人执意塞给我一个自家种的西瓜,笑容里盛满知足:“如今日子好了,想吃啥有啥,儿孙绕膝,有福喽!”这瓜的甘甜,不仅是汗水的结晶,更是老一辈党员用一生默默耕耘所酿就的时代之蜜、幸福之源。
    密信传情:孤影穿山守忠诚
    在村党总支书记的陪同下,我踏入xx老人的家门,老伴正陪他纳凉。说起过往,老人语调平缓却字字千钧:“就想为革命出点力。公阳的山路我熟,就当了秘密‘邮差’。”每次接过信件,他都细密地缝进一件破旧棉袄的内衬。山高路险,他形单影只,跋涉于莽莽群山。偶遇熟人,一句“走亲戚”便轻轻带过。凭着对地形的烂熟于心,一封封承载着革命希望与指令的密信,在棉袄的缝补痕迹间,安然抵达目的地。提及那些乔装乞丐、惊险万分的时刻,九十七岁的老人目光深邃如炬:“那时日子苦,盼着变天。为了把信送到,啥都值得。事不大,就想为红军尽份心。”如今,党和政府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温暖着老人的晚年。夜幕低垂,繁星点点,恰似老人当年以微光汇入革命的浩瀚星河,于无声处守护着信仰的灯塔。
    誓言铿锵:薪火相传照新程
    两段尘封却熠熠生辉的往事,跨越时空的长河,最终汇聚成同一个滚烫的初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他们或许只是万千党员中平凡的身影,却用最朴实的行动、最坚韧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信仰如磐、使命在肩的党性光辉。从村里回来的路上,一个稚嫩而庄重的声音仿佛在叩问:“还记得你入党的初心吗?”记忆瞬间回溯: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室里,在党旗的见证下,我高举右拳,誓言铮铮,“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大山深处走出,我曾以志愿者身份,为海岛留守儿童点亮知识的微光;也曾作为大学生村官,将山间小路的泥泞,踏成鞋上最美的“绣花”,在田间地头读懂“人民”二字的分量。如今扎根基层工作已有12年,让我更深切体会到群众冷暖,更觉肩上责任之重。我渴望并努力成为那束能温暖他人、照亮前路的光。入党,是荣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前辈们用一生书写的忠诚故事,如明镜高悬,映照我心,涤荡灵魂。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者,我深知自己或许并非最耀眼的那颗星,但我愿做一名最坚定的“红色基因传承者”与“初心使命接力者”,接过那从“布鞋”“密信”中传递而来的、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炬,将党和人民曾经照拂我的温暖,加倍传递给身边每一位党员和群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