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是遵循这种政治规律,继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
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根据党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所采取的重大政治安排,是从党的建设方位、党的执政逻辑和党的事业发展几个方面考虑所采取的自觉政治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如何有效依托增量政治发展与供给,主动防范化解“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积极协调平衡国际国内、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平衡,是当前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最直接的任务。要继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党的自我革命活力,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就政治的基本关系而言,中国自古就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洞见。在现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当中,党群干群关系就是基本政治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好坏主要取决于政治实践,党的作风就是党政治实践的表现形式,即使党的理论、立场和观点再科学,但如果缺乏科学的实践作风与能力,也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党的基本政治关系。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国党和政府的行政满意率从2012年71.5%提升到2024年的94.9%,这种变化是影响深远的变化。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继续运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从实践形式和体制机制上继续创新,最终形成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组织安全和政治安全。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力量来源于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要把党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变成力量优势,就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自觉行动。党组织的行动是以既定政治目标和要求为规范,所以只能是统一的、科学的和严谨的,而不是分散的、迷信的和随意的,这种实际行动过程中的要求就是党组织在开展工作、学习、思想和领导等活动时呈现出来的作风,作风就是党组织的行动能力和行为面貌,关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组织有没有力量,主要就看党组织在行动时有没有信念和纪律,作风就是力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为了集中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提升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为了巩固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全党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又一重大政治举措。
创新新时代管党治党的理论与实践。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如何抓好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策略问题,也是改善党的作风的现实问题。中央政治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发挥了中央政治局的示范作用。把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变成全党贯彻落实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党的组织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变成推动全党思想理论作风转变的新优势,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
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重大政治关系。党的作风好,群众利益就能维护得好;党的作风不好,群众利益就会实际受损。作风关乎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