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督查的自查报告

X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督查的自查报告
    根据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督查部署要求,X市卫生健康局立足部门职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宗教中国化方向,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将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提升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持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就医体验,促进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
    (一)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全市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截至2024年9月,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100%,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通过持续投入,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设备配置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和业务用房修缮,累计投入资金XX万元,惠及XX个民族乡镇。
    (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积极推动苗医药等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全市已建成苗医药重点研究室XX个,收集整理民间验方XX余个,其中XX个验方完成临床疗效评价。2024年,在市中医院设立苗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开展苗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XX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XX人次。将符合条件的苗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目前已有XX项苗医药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报销。
    (三)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实施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计划。2024年,通过订单定向方式为民族地区培养本科层次医学人才XX名,大专层次XX名。组织开展民族地区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XX期,覆盖所有民族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市级医院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医疗机构长效机制,每年选派XX名专家到民族地区开展驻点帮扶。
    (四)民族地区健康促进与教育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健康需求,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编制印发放汉双语健康宣传材料XX种XX万份,在民族聚居区开展健康巡讲XX场次。结合民族节日和习俗,组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XX次,将健康知识融入民族文化活动之中。2024年,民族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XX%,较上年提升XX个百分点。
    (五)少数民族群众就医服务保障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立少数民族就医服务窗口,配备双语导诊人员XX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住院病房设置、膳食供应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少数民族患者就医绿色通道,2024年累计为XX名少数民族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用XX万元。
    二、宗教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宗教场所健康促进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宗教场所疫情防控管理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宗教场所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印发《宗教场所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组织疾控专家对全市XX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疫情防控指导XX次。建立宗教场所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确保宗教活动安全有序开展。2024年以来,累计为宗教教职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XX人次,接种新冠疫苗XX剂次。
    (二)宗教场所健康促进活动
    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进宗教场所活动。与统战、民宗部门协作,在全市XX个宗教场所设立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知识内容。组织医疗机构专家到宗教场所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XX场,服务信教群众XX人次。推动宗教场所创建健康环境,指导做好场所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宗教教职人员健康服务
    将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服务。2024年,为全市XX名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率达到100%。开通宗教教职人员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服务。组织开展宗教教职人员急救技能培训XX期,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四)宗教领域心理健康服务
    依托市、县两级精神卫生中心,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24年,开展宗教界人士心理健康讲座XX场,提供个体心理咨询XX人次。建立宗教场所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疏导化解心理问题。
    (五)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建设
    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宗教事务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内宗教活动管理,明确禁止在诊疗场所开展传教活动。依法保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在医疗服务中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部分偏远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高层次医疗人才缺乏,专科服务能力不足。民族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指标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民族医药发展面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4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