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重点工作方案

乡镇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重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加强党对新兴领域的全面领导,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着力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攻坚,力争到–年–月,实现–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明显提升。在党的组织覆盖方面,符合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建尽建;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采取联合组建、区域共建、行业统建等方式,确保党的组织覆盖无死角。在党的工作覆盖方面,对未建立党组织的新兴领域,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排查摸底,夯实工作基础
    1.组建排查工作专班。成立由组织委员任组长,市场监管、民政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新兴领域排查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排查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提供非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民政部门负责提供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信息;对接税务部门负责提供企业纳税信息等,为精准排查提供数据支撑。
    2.开展“地毯式”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工作专班深入辖区内的工业园区、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摸清新兴领域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党员人数及分布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新兴领域,逐一建立工作台账,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党组织建设情况、党员信息等,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台账内容。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全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通报排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兴领域信息数据库,整合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推进“两个覆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上级有关新兴领域的政策信息和工作要求,确保排查工作方向准确、措施得力。
    (二)创新组建方式,扩大组织覆盖
    1.单独组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单独建立党组织。指导新建党组织严格按照党组织组建程序,做好党员大会选举、党组织班子配备等工作,确保党组织组建规范、运行有序。加强对新组建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帮助解决办公场地、活动经费等实际问题,确保党组织能够正常开展活动。
    2.联合组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联合党组织覆盖的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确保党组织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在联合党组织中,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党建工作。通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联合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区域共建。以工业园区、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等为单位,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区域性党组织负责统筹协调区域内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实现党建工作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加强区域性党组织阵地建设,打造集党员教育、活动开展、服务企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区域内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提供服务保障。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引导区域内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
    4.行业统建。对行业特征明显、管理体系健全的新兴领域,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建立行业性党组织。行业性党组织负责指导本行业内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制定行业党建工作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加强行业性党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行业发展诉求,争取政策支持,为行业内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工作指导,提升工作覆盖
    1.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从全镇党员干部、退休党员干部中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联系指导未建立党组织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员要定期深入联系单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况,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台账,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加强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2.建立群团组织。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在未建立党组织的新兴领域中,优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通过群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扩大党的工作影响力。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指导群团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群团组织中的优秀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3.开展党的活动。对未建立党组织的新兴领域,通过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活动,将党的工作融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邀请新兴领域职工群众参加,向他们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和认同感。鼓励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推动党的工作在新兴领域深入人心。
    (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1.加强党组织书记培训。定期举办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党务工作者等进行授课,重点培训党的理论知识、党建工作业务、企业经营管理等内容,提高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等活动,拓宽党组织书记的视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建立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党组织书记开展交流活动,分享工作经验,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分布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利用“学习强国”、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网络资源,组织党员开展线上学习,确保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线下集中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组织他们参加党组织活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等方式,充实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系统培训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业务知识,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建立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党务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五)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2个新兴领域党组织,定期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按照每个党组织每年[X]元的标准,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鼓励新兴领域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自筹、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党建工作经费。加强对党建工作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合理、有效。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的经费支持,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纳入乡镇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各部门、各村(社区)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月至–年–月)
    召开乡镇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重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组建排查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开展业务培训,为排查工作做好准备。
    (二)排查摸底阶段(–年–月至–年–月)
    按照排查工作要求,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新兴领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新兴领域的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对排查出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排查出的新兴领域,按照是否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进行分类,为下一步推进“两个覆盖”工作提供依据。
    (三)集中组建阶段(–年–月至–年–月)
根据排查摸底情况,按照创新组建方式的要求,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共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推进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工作。对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及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