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2025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减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减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防汛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结合近期严峻的汛情形势,对我们XX镇下一阶段的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上级最新的会议精神,特别是关于近期XX省XX市XX县山洪灾害的重要指示,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七下八上”这一传统意义上的主汛期,这也是一年中暴雨最集中、致灾风险最高的时期。气象部门预测,受多重气候因素影响,今年我们所处区域的降水过程将呈现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的特点。可以说,防汛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进入了容不得半点闪失的实战阶段。全镇上下必须立即摒弃一切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临战”的姿态、决战的姿态,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硬仗中来,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最高站位扛起防汛减灾的政治责任
防汛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项必须抓实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更是对我们每一位干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直接检验。
第一,必须从全局高度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防汛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近期发生在XX省XX市XX县的山洪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做好伤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这一事件再一次以血的教训警示我们,防汛工作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将防汛减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
第二,必须从现实角度看清我们XX镇面临的独特风险。我们XX镇地处XX区域,山高谷深,河道纵横,地质结构相对复杂。镇域内有XX河穿境而过,同时分布着大小支流十余条。根据水文资料分析,我们镇的历史洪涝灾害,多由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所致。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薄弱环节:一是部分河道行洪能力有待提升。尽管我们近几年持续投入,对部分重点河段进行了清淤和堤防加固,但仍有部分支流、沟渠存在瓶颈段,一旦遭遇超标准洪水,极易发生漫堤、决口风险。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不容忽视。全镇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XX处,威胁着XX个村组、近百户群众的安全。这些隐患点点多面广,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的压力巨大。三是群众的防灾意识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居住在河边、山边的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存在“年年都这样,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这为我们的预警和转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三,必须从思想深处根除任何形式的麻痹与侥幸。防汛工作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凶猛的洪水,而是我们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我们有些同志可能会觉得,前几年我们都平稳度汛了,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年应该也不会有大问题。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必须明白,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可以高枕无忧。气候的极端性、降雨的突发性,决定了每一次防汛都是一场全新的遭遇战。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也决不能有“看天吃饭”的侥幸心理。全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二、聚焦重点关键,以最实举措筑牢防汛减灾的坚固防线
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照防汛预案的各项要求,逐一检视、逐项落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第一,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责任是防汛工作的灵魂。我们将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防汛责任制。镇党委、政府对全镇的防汛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各分管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深入一线,对自己分管领域和包联村的防汛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各个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强大合力。比如,水利站要负责水情监测、工程调度和技术指导;自然资源所要负责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民政办要负责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和发放;派出所要负责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交通管制。各村(社区)是防汛工作的最前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本村防汛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辖区内的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风险隐患了然于胸,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户到人,确保危险区群众第一时间安全转移。我们将建立严格的督查和问责机制,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指令不执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
第二,要深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精准防范、不留死角”。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从今天开始,全镇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防汛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行动。排查的范围要全覆盖,不能有任何盲区。一要紧盯重点区域。要对全镇范围内的所有河道堤防、水库塘坝、山洪沟道、在建工程、城乡低洼易涝区、老旧危房、临水临崖房屋等进行逐一排查,建立详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必须立即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盯守,落实应急度汛方案。特别是我们镇内的XX河XX段,历史上有过险情,要作为重中之重来监控。二要紧盯重点人群。我们的工作核心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根据镇里最新的摸排统计,全镇现有独居老人XX余人,残障人士XX余人,留守儿童近XX人,以及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XX户、XX名群众。这些特殊群体是我们在防汛工作中需要给予最高度关注的对象。各村要对这些重点人群逐户登记造册,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包保责任制。要明确每一户的预警信号传递方式、紧急联系人、避险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地点。要坚决落实“叫醒叫应”机制,这个机制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必须能真正落地。村干部、党员、网格员的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确保在接到预警或发现险情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上、通知到,并协助他们迅速、安全地撤离。三要紧盯薄弱环节。要对近两年新建的工程项目周边进行重点排查,看是否存在因施工改变了原有排水体系、形成了新的内涝点或地质灾害风险的情况。对于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要建立清单、销号管理,做到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形成闭环。
第三,要完善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反应迅速、处置高效”。防汛抢险,贵在神速。一个高效顺畅的应急响应体系,是我们在关键时刻赢得主动、减少损失的根本保障。一要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从即日起,全镇进入防汛临战状态,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全镇汛情动态。要确保通信联络绝对畅通,无论是上级的指令,还是基层的险情报告,都必须做到第一时间上传下达,杜绝任何延误、迟报、漏报、瞒报现象。要坚持“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加强与县防指的沟通联系。二要完善预警发布和响应机制。我们要充分利用气象、水文等部门的专业预测预报,结合我们镇的实际情况,细化预警等级和响应措施。参照国家通行的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我们的预案也明确了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级预警响应流程。比如,发布蓝色预警时,所有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检查防汛物资;发布黄色预警时,各应急抢险队伍要集结待命,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的准备工作;发布橙色预警时,必须开始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发布红色预警时,则意味着情况万分危急,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强制疏散所有危险区域人员。这个流程,每一位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