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委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XX省委的决策部署,对我市前一阶段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前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对下一阶段的纵深推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加快推进XX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年初以来,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尽锐出战,把开展集中整治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我们的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压力传导更加到位;我们的整治成果持续显现,利剑作用充分彰显,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48个,挽回经济损失达X万元;我们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充实,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我们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源头治理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复杂性,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从刚才XX同志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问题依然严峻。有的发生在教育医疗领域,利用公共资源和专业优势搞利益输送、吃拿卡要;有的发生在乡村振兴领域,在惠农补贴、项目资金上动歪脑筋、伸黑手;有的发生在基层执法单位,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破坏营商环境;还有的发生在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监守自盗、侵吞集体财产。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上面,损害的是党的执政根基,侵蚀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懈怠,绝不能有任何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思想,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一严到底、常抓不懈,把集中整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人民至上”的赤诚之心深化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不是一项孤立的业务工作,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民心保卫战,是一项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党中央和XX省委对集中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我们抓好这项工作,就是以实际行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对党绝对忠诚的直接体现。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
第二,这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固本之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整治的利剑直插基层,坚决清除人民群众的“身边蛀虫”,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从而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第三,这是护航XX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损害群众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阻碍了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通过集中整治,扫除发展障碍,激发社会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海晏河清的良好环境。
二、保持高压态势,以“猛药去疴”的坚定决心扩大办案战果
惩治是遏制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没有强有力的惩处,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稻草人”。我们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雷霆之势形成强大震慑,让那些敢于向群众利益伸手的人无处遁形。
第一,要深挖彻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问题线索是案件查办的“源头活水”。要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举报渠道,让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要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把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要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检察、审判、审计等单位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监督合力。尤其要推广好、运用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这样的线上工具,虎林市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通过平台让群众的指尖监督直达纪委监委,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这种做法要全面推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隐藏的腐败问题无所遁形。
第二,要重拳出击,狠抓重点案件查办。要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对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实行提级办理、直查直办,坚决排除干扰和阻力。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那些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搞权力寻租、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敢于亮剑、敢于碰硬,重点突破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形成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势。
第三,要提升质效,确保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把每一起案件都办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要强化法治思维和程序意识,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做到精准执纪、精准问责、精准施治。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宽严相济,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辛苦钱”“保命钱”。
三、聚焦民生痛点,以“钉钉子”的务实精神纠治顽瘴痼疾
集中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整治成效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靶向治疗。
第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项整治。要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严肃查处在产业项目、惠农补贴、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要紧盯教育医疗领域,严肃查处在招生入学、职称评定、药品采购、医保基金使用等环节的违规违纪行为,让教育回归净土,让医疗充满仁心。要紧盯民政、人社等窗口单位,严肃整治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推拖绕”等作风顽疾,让群众办事更舒心。要紧盯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领域,严厉打击“官商勾结”、强揽工程、贪污挪用补偿款等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市农业农村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行业监管责任,抓好本级、带好系统、管好基层,主动排查、主动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较真碰硬,狠抓问题整改。对于上级督办、巡视巡察反馈、审计发现以及自查自纠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必须建立台账、销号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向历史遗留问题“开刀”,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努力把历史“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现实“幸福账单”。整改不能停留在纸面上、会议上,必须深入一线、现场督办,确保各项问题改到位、改彻底,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第三,要问计于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