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双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双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召开全市双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相关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军民接续奋斗,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在此,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和XX军分区,向驻XX部队全体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全市军烈属、伤残军人、转业复员退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双拥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奋战在双拥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XX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这份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我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军地同心、军民同向,推动双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我市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份荣誉属于全市军民。回望过去几年,我们共同书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双拥篇章:
    一是聚焦服务备战,支持强军实践的力度更大。我们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地方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已成为常态。我们积极配合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构建了高效的支前保障体系,地方练支前的实战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倾力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830余万元,用于改善部队训练基地、哨所和营区基础设施,并划拨土地60亩、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驻XX部队营房建设。我们高标准建成了全省第一条“双拥大道”,并规划建设了多个双拥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让拥军的印记遍布城市每个角落。
    二是聚焦“三后”难题,拥军优属的温度更暖。我们带着责任与感情,将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作为拥军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当好子弟兵的坚强后盾。在“后路”上,我们确保退役军人“回乡即暖心”。近三年来,全市接收的25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全部安置到行政或参公单位,安置满意率达到100%;28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也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置质量逐年提升。我们大力实施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覆盖率达到95%,培训后就业率超过90%,全市军创企业已近2万家,带动31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近三年扶持了上百个军创项目,孵化成功率稳步提升。在“后院”上,我们全力稳定军心。近三年,我们通过事业单位定向招录、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渠道,解决了37名随军家属的就业问题,其中仅2024年就拿出了29个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录。对未就业的随军家属,我们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补助金,三年来累计发放331.52万元。在“后代”上,我们坚决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确保每一位军人子女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安心在部队建功立业。
    三是聚焦融合发展,军民共建的深度更广。驻XX部队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在支持地方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场上,广大官兵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帮助多个村庄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了军民共建的“样板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无论是防汛抗洪还是抢险救灾,人民子弟兵总是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了“安全堤坝”。在平安XX建设中,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上,我们规划建设的XX军民融合产业园已初具规模,预计全面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提供2000个直接就业岗位,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四是聚焦社会尊崇,拥军氛围的浓度更浓。我们坚持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推动尊崇军人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我们创新开展“百城万店拥军行”活动,引导全市1600余家社会组织、1241个商户门店加入拥军行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先、优惠、优待服务。在全市主要交通枢纽、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窗口,“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牌醒目亮眼。我们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市114个城乡社区双拥工作站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打通了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军民团结奋斗的结晶。
    同志们,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第一,必须服务强军目标,以更高站位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双拥工作的根本指向。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聚焦部队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做到部队所需、地方所能、全力保障。
    一要强化国防动员能力。国防动员是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战略工程。要进一步完善“党委议军、政府抓建、军地协调、分工落实”的国防动员领导体制,健全应急应战转换机制,确保战时拉得出、用得上、保得好。要加强民兵队伍建设,优化力量布局,突出抓好新质民兵力量建设,使其成为支援保障打赢的“硬核”力量。
    二要提升拥军支前质效。现代战争对支前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实战出发,不断提升保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要深化“部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完善支前力量预储预征、动态管理和快速动员机制。要深入挖掘新经济组织、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拥军支前潜力,将更多科技、信息、人才资源纳入支前保障体系,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生动局面。
    三是深化军地协作内涵。军队现代化离不开地方支持,地方发展也需要军队助力。我们要继续鼓励和支持驻XX部队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优势,深度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在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主动为部队参与创造条件。希望驻XX部队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开展精神文明共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在服务人民中展现新作为。
    第二,必须饱含真挚情感,以更实举措为广大军人军属排忧解难
    “部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个“靠山”,不仅体现在物质支持上,更体现在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上。我们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官兵的冷暖挂在心上,把军属的期盼落在实处。
一要让退役军人更有归属感。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安置政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