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工商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意义特殊的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区域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二是开门纳谏,倾听我们企业家朋友们的心声和建议,共同研究和谋划XX区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刚才,区工商联的同志通报了上半年学习教育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几位企业家代表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听后很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这充分体现了我们XX区政企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在服务大局中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与广大民营企业一道,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可以从几组数据和几个侧面来感受这份成绩单的厚重分量。
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回顾2024年的数据,我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了X亿元,占据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X%,这个比重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态势。民营经济作为我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其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愈发凸显。截至目前,全区的市场主体总量已经突破27.4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7.8%,这个庞大的基数和持续的增长态势,是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和信心源泉。我们设定的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至2000亿元的目标,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将是决定性的力量。
二是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更加彰显。我们深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蓉易办”政务服务品牌。在企业开办环节,我们率先实现了“2小时取照,3小时办结”的高效服务,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审批时限压缩了超过50%。2024年,我们通过“进解优促”专项行动,为企业兑现各类纾困解难资金2.6亿元,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超23.7亿元,政策的“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这些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我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这既是荣誉,更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三是政企互动的生态圈更加优化。我们始终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事”。区工商联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践行“娘家人”的定位,通过“武商智慧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搭建了常态化的沟通平台。同时,我们建立了企业问题诉求直报办理的“啄木鸟”机制,确保企业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和闭环处理。去年,我们走访服务企业超过一万家,企业诉求办结率达到99.7%,这背后是我们服务企业、尊重企业家的真心与实意。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我们在座各位企业家朋友们扎根XX、辛勤耕耘、创新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为XX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体民营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企业在市场开拓、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压力。但我们更要看到,国家、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从中央出台“民营经济31条”,到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作出的战略部署,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清晰方向。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效能。
二、深化认识,正风肃纪,在激浊扬清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些企业家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是党内和政府部门的事情,与企业关系不大。我认为,这个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其核心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而言,这绝不是一件“份外事”,而是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的根本保障。
首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营商环境的“定盘星”。一个地方的政风,直接决定了其商风。如果政府部门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不正之风,企业就会增加大量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隐性负担,就无法安心搞经营、谋发展。反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最稳定、最可靠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问题,就是要从源头上铲除破坏营商环境的土壤。近年来,我们严肃查处了包括XX卫生健康局个别工作人员在内的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并予以公开通报,就是要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任何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营真环境的行为,我们都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其次,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是政商交往的“黄金律”。我们大力倡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企业家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政府工作人员来说,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家有困难,我们可以随时敲门进去服务;企业家正常经营,我们绝不随意插手干预。对企业家而言,我们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提升管理上,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共同维护好这份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政商关系。
最后,公平公正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要体现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上来。我们要打破各种形式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们要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无论是招投标、要素获取,还是政策享受,都要确保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工商联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要继续发挥好监督作用,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共同营造一个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发展生态。
三、聚焦重点,实干担当,在精准服务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规划千次,不如实干一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结合刚才企业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我们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我强调要聚焦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聚力于政策的精准滴灌,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刚才,XX商会的XX会长提出,希望加强惠企政策落地的专项培训。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切中了当前政策落地的难点。政策再好,如果企业不知道、不理解、不会用,就等于一纸空文。下半年,我们要彻底改变“企业找政策”的传统模式,全面推行“政策找企业”的精准服务。一是要建好“政策库”。区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要牵头,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区各级惠企政策,形成分行业、分类型的“政策工具箱”和通俗易懂的“政策明白卡”,通过区政府官网、“蓉易享”平台等渠道集中发布,让政策一目了然。二是要用好“计算器”。要加快推广“惠企政策计算器”应用,企业只需输入基本信息,就能自动匹配可享受的政策、测算出可获得的补贴额度,实现政策红利的“一键可知”。三是要配好“服务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