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XX系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近期,中央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的典型案例。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案折射出政治生态恶化、政绩观严重扭曲的沉疴,一些地方涉重金属环境排查整治不力暴露了责任虚置、监管失灵的积弊。柳州市违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案例,深刻揭示了脱离实际、盲目决策、违规举债搞“形象工程”的巨大危害,是政绩观严重错位、规矩意识淡薄的又一典型。下面,围绕探索构建XX领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我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一是深剖细究,典型案例的根源成因剖析。曲靖市统计造假,柳州市违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等案例,绝非偶然孤立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宗旨。当个人升迁、局部利益甚至小团体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客观规律之上时,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名片”和“显性政绩”,统计造假便成了“政绩注水”的工具,环境整治便沦为敷衍塞责的过场,最终留下沉重包袱和风险隐患。XX系统项目多、资金量大、审批权力集中,尤其需要警惕政治生态污染的风险点。这些根源性问题,在我们的XX工作中同样可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领域存在。例如:省委认定我市XX指标数据掺入水分,这需要我们高度警惕、深刻反思。
二是以案为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是血淋淋的教训,更是最生动的教材,必须以案为镜、反躬自省。要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堤坝,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要求。时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XX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要聚焦关键领域,严查作风顽疾,紧密结合XX系统实际,紧盯“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开展靶向整治。要整治数据不实问题,对房地产运行、建筑业发展、保障房建设等关键数据,健全源头采集、过程审核、结果核查机制,严肃查处虚报瞒报、弄虚作假行为。要整治监管不力问题,聚焦建筑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消防验收等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点领域,坚决纠治监管责任悬空、检查流于形式、执法“宽松软”等问题。对涉重金属建材使用、建筑垃圾处理等环保环节,严格标准,加强排查,确保整治到位。
三是固本培元,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案促改”的最终目标是“促建”,构建起管长远、治根本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要探索运用技术赋能智慧监督机制,积极拥抱数字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