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88周年PPT: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党课课件

七七事变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1937年7月7日夜
    北平西南卢沟桥
    一声刺耳的枪鸣
    震醒了沉闷的黑暗
    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
    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由此揭幕
    什么是“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经过精心预谋、精心策划的侵略战争。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严词拒绝。日军就炮轰宛平城,并向平汉铁路桥及左侧的回龙庙阵地中国守军连连猛攻,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历史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20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直接起因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事件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一说为19点30分),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历史意义
    ???1.全面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的爆发,打破了中国国内此前相对局部的抗战局面,使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
    ???2.民族觉醒与团结:激烈的枪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战斗意志,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的磅礴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局面。
???3.国共合作的推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2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