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违法建筑问题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专项整治工作。这次会议,既是一次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部署会。刚才,XX同志已经通报了前期摸排的情况,并就具体实施方案作了详细说明,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顽疾”也日益凸显,那就是违法建筑问题。特别是像XX村这样的安置点,私搭乱建、违规扩建、擅自加层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容市貌问题,而是影响我们XX镇长远发展、关系到每一位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其危害性,我们必须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第一,违法建筑是悬在群众头顶的“安全利剑”,安全隐患触目惊心。建筑安全,人命关天。很多违法建筑,未经任何科学规划和专业设计,施工队伍是临时拼凑的“游击队”,建筑材料是质量低劣的“三无产品”,地基不牢、结构不稳,擅自加层、改变承重,可以说从“娘胎”里就带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我们掌握的技术规范,承重墙体出现宽度超过10毫米的沉降裂缝,或者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1%,就构成了特别重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摸排中发现,有些违建已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墙体开裂和地基下沉。这些房子,平时看着似乎没事,一旦遭遇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极有可能瞬间倒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除了结构安全,违建还常常导致消防通道被堵塞、安全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去,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后果不堪设。我们不能等到悲剧发生后才去追悔莫及。整治违法建筑,首先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
  第二,违法建筑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挑战,法治权威不容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土地和规划资源是全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人都无权肆意侵占和破坏。违法建筑的本质,是一些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通过非法手段侵占公共空间、攫取不当利益。这种行为,是对遵纪守法的大多数群众的极大不公。如果谁胆子大、谁敢违规,谁就能获得额外的好处,那么法律的尊严何在政府的公信力何在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破窗效应”,诱发更多人效仿,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公平正义的丧失。我们开展整治工作,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宣告,法律的权威不容挑战,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XX镇的题中之义。
  第三,违法建筑是城乡规划发展的“绊脚石”,发展空间亟待优化。一个地方的发展,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关乎城镇的品位、功能和未来。违法建筑的存在,如同一块块“牛皮癣”,严重破坏了我们XX镇的整体规划布局和村容村貌,使得原本可以有序建设的土地变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质量,更严重制约了未来的发展。试想,当我们需要上马重要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时,却因为片区内大量的违建而导致征拆成本剧增、项目难以落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和无奈。有些违建甚至直接侵占河道、绿地,严重影响行洪安全和生态环境。要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就必须首先搬掉违法建筑这块“绊脚石”,为我们未来的发展腾出宝贵空间,留下一张干净、整洁的“画纸”。
  同志们,违法建筑问题久拖不决,隐患无穷,危害巨大。整治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地步。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二、明确目标,聚焦重点,以法治利剑坚决打赢违法建筑整治攻坚战
  这次整治行动,不是一阵风,更不是走过场。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确保“零增长”;同时,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分类处置存量违法建筑,全面提升我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法治战。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做到于法有据、程序正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X自治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X自治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我们开展整治工作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在具体推进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一本精准的“明白账”。底数不清,决心再大也是空谈。从今天起,由镇政府牵头,组织规范整治工作专班、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对XX村等重点区域的建筑,特别是安置点内的所有建筑,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全面排查。这次排查,标准要高、要求要严,绝不能有任何遗漏和盲区。要建立详尽的排查登记台账,这个台账不能只是简单记个名字和面积,而要成为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按照规范要求,台账必须包含建筑的具体位置、权属人信息、实际用途、建筑面积、楼层数、结构类型、建造年代、有无改扩建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逐一核实其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等全流程的行政许可审批情况,并对房屋的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只有把每一栋建筑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才能为后续的分类处置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第二,分类处置,精准施策,打好一套科学的“组合拳”。违法建筑情况复杂,成因各异,绝不能搞“一刀切”。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的原则,根据排查结果,对违法建筑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差别化处理。我考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那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侵占公共利益且无法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筑,必须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依法下达《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坚决予以拆除,绝不姑息。二是对那些情节较轻、通过整改可以消除影响的违法建筑,可以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指导和督促当事人自行整改,使其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三是对一些因历史原因形成、情况特别复杂的违建,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依法处置的原则,一案一策,稳妥解决。通过分类处置,我们要做到该拆的坚决拆,该改的督促改,该保留的规范管,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唱响一曲强大的“正气歌”。整治违法建筑,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宣传工作必须贯穿始终。我们要通过村民大会、入户走访、张贴公告、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把违法建筑的危害性讲透彻,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讲明白,把党委政府的决心和态度讲清楚。要大力宣传一批正面典型,对那些主动自查自纠、配合整治的群众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曝光一批反面案例,让大家看看违法乱建的严重后果,起到强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要引导群众算好“三笔账”:一是“经济账”,违建投入的钱是“死钱”,随时可能血本无归;二是“安全账”,住在危房里,是对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三是“法律账”,违法必究,挑战法律最终只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违建可耻、守法光荣”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四,依法强制,形成震慑,挥起一把公正的“戒律尺”。对于少数置若罔闻、拒不整改的“钉子户”,我们绝不能心慈手软。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法律的尊严是必须维护的。在穷尽教育疏导手段、当事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情况下,必须果断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但强制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