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场意义非凡的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工作动员会。站在新起点上,回望过去几年城市发展的历程,我们既有因快速扩张带来的繁荣景象,也深刻意识到诸多“成长中的烦恼”正逐渐显现:老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城市空间利用低效、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功能融合困难……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每一位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的必答题,是我们这一代城市管理者、建设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是回应人民期待的必然之举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有房住”“有路走”,而是渴望“住得好”“行得畅”,期待家门口有更多的绿地公园、便捷的社区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我们常常收到这样的市民反馈:老旧小区的电梯年久失修,老人上下楼困难;背街小巷的路灯不亮,夜间出行提心吊胆;城市里的历史文化建筑被现代高楼包围,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市民生活中的大事,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民生痛点。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就是要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聚焦这些民生短板,从细微处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比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完善水电管网、增加停车位,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通过整治背街小巷,修复破损路面、规范管线铺设、增设照明设施,让“里子”工程同样光鲜亮丽;通过保护和活化历史建筑,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让市民在触摸历史中增强文化自信。只有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城市更新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让城市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
二、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也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正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经济层面看,城市更新能够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老旧厂区的改造可以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创意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集聚;传统商业街区的升级能够提升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释放城市消费潜力。比如,我们身边的一些老旧工业厂房,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创园区,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记忆,还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社会层面看,城市更新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不同地区的市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城市更新还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从生态层面看,城市更新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通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改造、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能够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比如,在新建小区和改造项目中,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居民的居住成本,还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三、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是一场需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的综合战役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多个环节,牵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个主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在规划引领方面,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更新目标、重点区域和实施路径,确保更新工作有序推进。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市民的实际需求,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同时,要加强规划的刚性约束,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防止规划随意变更。
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为城市更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出台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成本和风险;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城市更新市场秩序,确保更新项目质量安全。
在多元参与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考核监督,为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