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主题党课讲稿-2

党建主题党课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融合互促,对于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7·29”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落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深刻认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防止“两张皮”现象。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统战工作肩负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政治使命,通过党建与统战业务融合,能够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破解难题、引领发展的治理效能。例如,在服务民营经济中嵌入党建机制,既能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又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政治引领与服务发展的高度统一。深度融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就党建抓党建”的虚化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实践支撑。
    (二)这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实践,是激活组织动能的有效抓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党建与业务看似分工不同,实则目标一致、互为支撑。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育、资源共享,能够打破部门壁垒,形成“1+1>2”的协同效应。统战部门以“双培工程”培育党员业务骨干,以“党建联建”凝聚民主党派、新阶层人士等群体,既夯实了组织基础,又拓展了统战工作的辐射面。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推动形成了“党委主导、统战搭台、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使党的组织体系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体系。这种深度融合,实质是将党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能。
    (三)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需要,是涵养政治生态的长效机制。党建工作本质上做的是人的工作,业务发展最终依靠人的能动性。二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党风促作风、以党性塑担当。通过“清廉机关”建设、党员先锋队创建等活动,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中锤炼党性,实现自我净化与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为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二、准确把握制约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现实困境
    从问题出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够的困境。结合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楚河汉界”。有的党组织简单认为抓党建是“虚功”,抓业务工作是“实功”,业务好了“一俊可以遮百丑”,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一手硬、一手软”,党建、业务各抓各的。有的党组织班子成员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有名无实”,既不出工也不出力。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抓业务是显绩、硬任务,一抓就灵、周期短见效快,而党建工作是潜绩、软指标,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不明显,甚至费力不讨好,对党建工作不上心不走心不热心。有的党员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偏差,把党建等同于学文件、听报告、交党费、搞活动,等等。
    (二)载体方法“平行线”。有的部门(单位)谋划部署业务工作有理念、有思路、有举措、有考评,而对于党建工作却往往主动谋划不多,习惯于等上级党组织安排,对党建和业务融合思考研究不深不透,缺乏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有的党组织抓党建和业务融合空有形式、缺乏实效,比如把每周例会开成“马拉松”,前半段小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任务,后半段专门开展党建学习活动,一口气传达学习10多个文件政策,囫囵吞枣、吸收不好,表面上看似乎有了融合的载体,实际上党建和业务还是两条“平行线”。有的抓业务工作形式多样、载体丰富,抓党建工作却思想观念陈旧、手段方式单一,找不准党建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活动开展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三)考核评价“弱联动”。大多数部门(单位)党建工作机构与组织人事部门分设,有的在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和相关考核中,对党建和业务工作联动式评价衔接不够顺畅,党建考核结果在选拔用人、晋升提职中运用不足,考核评价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有的不重视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激活兼职党务干部,把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热爱党建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的路径还需要打通。有的把能力强的干部优先安排到重要业务岗位,不愿意安排到党务工作岗位;部分党务工作者频繁变动,工作衔接不畅,“传帮带”断档。有的对新任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不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存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导致实际工作中不能拧成“一股劲”,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精准剖析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困境的主要成因
    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业务工作主要是做“事(物)”的工作,两者对象的差异客观上容易导致相脱节现象。
    (一)没有从“单打独斗”向“整体谋划”转变。一体推进不到位,融合表面化,党建力量没有嵌入工作任务,造成“两头忙”“两头弱”。往往以抓业务代替支部活动,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以传达会议精神代替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组织生活缺乏特色和亮点,缺少感染力引领力。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责任意识不强,“融合”这根弦松弛,搞形式上的生拼硬凑,各项举措在部署上不能相互配合、在实施中不能相互促进,存在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让路的现象。有的对党建和业务融合成效的检验存在认识误区,对通过抓党建带队伍,提神振气、凝聚人心,促进高质量发展认识不深、落实不够。
    (二)没有从“表层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有的党组织人为地将党建和业务割裂开来,观念上“不能融”、认识上“不愿融”、方法上“不会融”。有的没有从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的思路去谋划工作,就党建抓党建,找不准结合点和突破口,重于“表”而轻于“里”,勤于“点”而疏于“面”,使党建工作成了脱实向虚的“花架子”。比如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时,形式与内容脱节、学与用脱节;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避重就轻、“辣味”不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效不足,甚至脱离实际“空对空”。
    (三)没有从“考评目标”向“成果运用”转变。业务考评指标相对明确,容易形成统一标准,而党建考核标准难确定、指标难量化、成效难检验,对党建考核结果的运用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党组织更重视台账“留痕”,更多地关注党建载体和活动频次,关注实际效果不够。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内涵把握不准,不善于鼓舞感染人、教育说服人。在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考核、职务晋升中对抓党建工作成效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吸纳所在党支部的意见建议程度不一,仍然存在机关党务干部上升空间窄、机会少,党务工作经历未能纳入干部履历,选派优秀业务干部到专兼职党务工作岗位不经常,党务和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不通畅等问题。
四、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破解党建和业务融合不够的问题,要以深化党建制度改革为抓手,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为牵引,打出“理念转变、有机结合、全域贯通、机制保障、标本兼治、长治长效”的一整套组合拳,逐步实现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一体贯通抓好党建与业务工作,切实发挥党建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筑牢“融”的理念。理念融合是前提,要树立大党建、大融合思维,强化一体谋划部署、全程融合、防止脱节的使命担当。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方向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找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掌握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政策依据。“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等有关规定明确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谁来抓、抓什么等问题,必须抓好贯彻落实。三是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汲取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宝贵经验。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建工作什么时候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着力建设队伍、密切联系群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