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2025年XX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之际与大家相聚。本次培训班是提升我省党建引领下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之举,意义深远。通过系统培训,我们旨在提升专业素养,凝聚各方力量,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深入学习交流,为我省社会工作发展注入新动力。下面,结合本次培训,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升站位谋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是首要任务,这关乎工作的方向与成效,决定着我们能否在新时代社会发展浪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一)领悟党建引领核心要义,把准方向。党建引领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根本遵循,在新时代社会发展格局中,其地位举足轻重。从政策角度看,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了党建在社会工作中的引领地位,为我们指明方向。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着重强调党对志愿服务的全面领导,将党的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政策依据。从实际意义上讲,党建引领能确保“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将党的宗旨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使服务更贴合群众期盼,增强党在社会治理中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从工作落实层面,我们要深刻领悟党建引领的核心要求,将党建工作融入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项目策划、服务实施等各环节。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提升服务的政治性、专业性和实效性,让党建引领在工作中落地生根。
(二)明确能力建设关键作用,强化本领。能力建设是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复杂的当下,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迫在眉睫。从专业素养方面,专业社工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方法等,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志愿服务也需朝着专业化迈进,志愿者要掌握相应服务技能与沟通技巧。据相关数据显示,具备专业能力的服务团队,其服务满意度可比普通团队高出XX%,这充分彰显专业能力对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从服务创新角度,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与方法是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在培训中,大家要专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交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以过硬本领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三)把握协同发展重要机遇,凝聚合力。党建引领下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协同发展,为社会治理创新带来新机遇。这种协同模式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强大服务合力。从资源整合方面,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上可实现共享与优化配置。比如,专业社工机构的专业资源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广泛群众基础相结合,能使服务覆盖更广泛人群,发挥更大效能。从服务效果来看,协同发展能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与全面性。专业社工凭借专业评估与个性化服务方案,志愿服务依靠广泛的群众参与和灵活服务方式,两者协同可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搭建协同平台,加强沟通协作,打破部门与组织间的壁垒,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让协同发展的优势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展现。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促提升
在明确思想认识与政治站位后,我们要将目光聚焦到实际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上。这些任务是推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着力点,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才能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社会需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重点任务,希望大家在培训与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
(一)加强专业社工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专业社工队伍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服务质量。我们要多管齐下加强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专业教育投入,鼓励高校与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源头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在人才引进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优秀社工人才来陕发展,充实我省社工队伍。从人才激励机制来看,建立合理薪酬体系,提高社工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设立优秀社工奖项,表彰奖励突出人员,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这些举措,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为服务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效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多方面优化完善。在组织架构上,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志愿者招募与管理方面,拓宽招募渠道,利用网络平台、社区宣传等方式广泛招募志愿者;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注册登记、培训考核、服务记录等制度,加强志愿者日常管理。在项目策划与实施上,立足群众需求,结合实际设计多样化志愿服务项目,如助老扶残、环保公益、文化教育等;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定期跟踪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确保项目高效实施,提高服务效能。
(三)推进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强化政治引领。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关键。我们要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融合路径。在组织建设上,加强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根据服务项目、地域等特点设立功能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活力。在活动开展方面,将党建活动与服务活动有机结合,以党建引领服务方向,以服务活动丰富党建内涵。例如,开展“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升服务质量。在工作机制上,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服务工作体现党的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