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保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根据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报道,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首先,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国家之一。我们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设计、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基因编辑、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提高医疗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在新能源领域,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们在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为解决能源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宣布我国有三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三个系统分别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的游牧系统、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以及河北涉县的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这一认定使得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18项,位居世界首位。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更注重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而对传统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注较少。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并将其作为评审的基本标准之一。例如,在河北涉县的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中,被新晋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农家品种,包括68种杂粮、58种果蔬和40种干果。这些有生命力、活态且可延续的种质资源不仅可以起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作用,还可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

我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但还需要努力成为种质资源强国。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明确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长期性。为了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种质资源保护,不仅有利于保护包括重要传统种质资源在内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还能在活态保护的过程中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乡村产业、文化和生态的振兴。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应该同等重视。为此,建议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第一步。通过普查收集工作,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资源的情况,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并发掘出一批优秀的新资源。这对于推动种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按照科学、规范的标准,在全球和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全面普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野生种、近缘种以及作物、林果、畜禽、水产和菌物等传统种质资源。我们要做好编目工作,并建立数据库,从稀有性、重要性和濒危性等角度评估这些资源的遗传价值、文化内涵和产业化潜力。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尽快制定适合保护和发展需求的种质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管理办法,同时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公开和交换机制,消除农业物种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障碍。我们可以以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为基础,建立传统种质资源生产性保护区,同时与国家种质资源库合作,实现种质资源的互存备份和共享,从而形成完整的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圃和种质资源生产性保护区的体系。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纳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中,并加大对珍稀、濒危和特有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工作。同时,我们还应制定农业文化遗产地种质资源生产性保护激励机制,以激发农民参与选种保种的积极性,并建设“农民种子银行”。

此外,我们还应开展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协同保护工作。对于那些质量与风味独特的种质资源,我们应该发掘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和文化,并进行地理标志认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于那些具有重要遗传价值但市场优势不明显的种质资源,我们可以参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政策,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确保它们得到有效的保护。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种质资源。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本报记者易舒冉采访整理)《人民日报》(2022年06月16日 18 版)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在采访中,他对当前的资源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他指出,资源生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实施。

他强调,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还提出,要加强资源的国际合作。资源是全球共享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资源生态问题。同时,要加强国内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他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将继续关注资源生态问题,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和决策,为推动资源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年06月16日,版次:18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7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