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思路,明确任务重点,靠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刚才,书面传达学习了国家和省市上相关会议精神,5乡镇部门作了交流发言,6个乡镇部门作了表态发言。从大家汇报和发言情况看,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国省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下面,我讲几点要求。
   一、坚决树牢底线思维,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性任务。A总书记多次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对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就我县而言,虽然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一些群众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持续稳定增收能力不强,个别群众仅仅依靠保障政策实现了“兜底”脱贫。全县*万已脱贫人口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有*万人,占X%,标注的*万易返贫致贫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同时面临因病、因学、因就业不稳、因产业经营不力等方面的叠加风险,极易出现返贫致贫。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切实把来之不易的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产业兴旺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近年来,全县牛、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规模小、链条短,产业集群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农民增收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攻方向,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路子,不断促进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突出因地分类施策,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今年,省、市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作出了具体安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协作配合,加快工作进度,在抓好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按照全面振兴的要求,全域推进乡村建设。要围绕“五个振兴”的要求,通盘考虑村庄发展定位、村域国土空间管控、产业发展布局、居住点建设、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合理确定规划编制时序,高标准完成不同类型村庄“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村庄高质量发展。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积极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抓好国省道路、村社干道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精心组织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户厕改造任务。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落实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机制,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要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以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红黑榜、积分制等有效做法,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强化帮扶队伍管理,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驻村帮扶是党中央关于帮扶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必将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适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66688.html